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眉山机电学校(眉山机电职校)

眉山机电学校(眉山机电职校)

眉山机电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70年代,历经多次转型升级,现已形成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与46家规上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5%,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7%,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600课时。硬件设施方面,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工厂模拟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生均教学设备值突破1.5万元。

眉	山机电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76年创建的眉山县农机化学校,1993年更名为眉山机电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普通中专。2019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2021年获批"十四五"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当前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经济圈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三大专业集群,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76-1992农机化学校时期培养农业机械技术员2300余人
1993-2007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转型增设数控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
2008-2020普通中专建设期建成省级重点专业3个
2021至今产教融合示范校立项建设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群+岗位方向"三级课程体系,开发对接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课程42门。重点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企业技术骨干承担30%实践课程教学。2022年教学改革数据显示,项目化课程占比提升至65%,学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8个月。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实训室配置合作企业
装备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五轴加工中心、3D打印实训室海尔模具、普什宁江
电子信息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SMT生产线、智能家居实训室京东方、富士康
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维修动力电池检测中心、智能网联实训室吉利商用车、中车集团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通过实施"校企双聘"工程,构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师"三级梯队。2023年数据显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42%,较2018年提升27个百分点。企业兼职教师库规模突破150人,覆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持证情况
专任教师18963%高级职称37%,双师型89%
企业兼职教师12635%高级技师68%,工程师22%
特聘专家217%教授级高工100%

四、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按照"教学工厂"理念建设的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3.2万㎡,设备总值1.8亿元。其中,智能控制实训室配备工业4.0标准生产线,可模拟真实生产场景。2022年实训开出率达98.7%,人均实训工位1.2个,处于全省中职院校前列。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创新"四共八互"合作机制(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用资源、共研技术;师资互聘、课程互换、基地共享、文化互融),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学院,联合开发《光通信技术》等5G课程包。近三年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27项。

六、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构建"三维四阶"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2023年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4%,核心技能达标率86.7%。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年均干预学困生120人次,转化率达83%。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开发新型学徒制项目12个。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培养农村电商人才876人。疫情期间开发线上培训资源包48个,覆盖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应对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带来的专业迭代压力,学校启动"数字赋能2.0"计划,拟投入3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针对高端技能人才引进难题,实施"雏鹰-飞鹰-雄鹰"分层培养工程,设立500万元人才发展基金。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眉山机电学校已形成"专业与产业共振、教学与生产衔接"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速度、国际化合作深度、科研服务精度等方面实现突破,着力打造西部职教改革标杆院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