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罗江职业学院(罗江职院)

罗江职业学院(罗江职院)

罗江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德阳市罗江区,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院立足“产教融合”办学定位,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中厂+订单班”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对口行业。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农业虚拟仿真基地等省级重点实训平台,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并通过“企业大师进校园”项目强化实践教学。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单位,学院正逐步打造区域职业教育高地,但在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需突破。

罗	江职业学院

一、区位优势与产业支撑

学院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地带,距德阳市区20公里,毗邻天府国际机场1小时经济圈。依托德阳“装备制造之都”产业基础,与东方电机、英杰电气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

指标罗江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城市主导产业装备制造、现代农业轻工食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智能制造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126家180家200家
产教融合项目数32个45个58个

二、专业布局与特色专业

现设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6个二级学院,重点建设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等省级特色专业。2023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形成“传统优势+新兴技术”双轨结构。

专业类别骨干专业实训室数量行业认证覆盖率
智能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28个82%
现代农业园艺技术15个75%
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会计12个68%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42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96人,“双师型”教师273人。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聘请企业技术总监担任产业导师,近五年完成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4项。

师资类型罗江职业学院全省高职均值
高级职称占比32%28%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8%61%
双师型教师占比65%59%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1+X”证书制度,将企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与京东方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教室-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培养。2023年毕业生人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2.3本。

  •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机制,每年承办省级技能大赛3项
  • 开发定制化教材42部,其中《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 建立“学分银行”,支持职业技能等级与课程学分互换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纵向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承担市厅级项目26项。技术服务中心年均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余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万人次。

年份科研经费(万元)专利授权量技术交易额
202132018120
202245026210
202358034350

六、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2%,本地就业留存率68%。通过“专升本”通道输送学生至西华大学等本科院校,升学率连续三年保持在25%以上。

就业指标罗江职业学院全国高职均值
初次就业率95.6%89.2%
专业对口率81%75%
起薪水平(元)48204350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入I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招收老挝、柬埔寨留学生126人,开发“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包。

  • 建立海外教学点2个,输出专业教学标准8套
  • 参与“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签约海外合作院校14所
  • 开发国际化教材12部,覆盖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

八、智慧校园建设

投入1.2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建成5G+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开发“罗职e站”APP集成教务管理、在线学习等12项功能,实现教学场景全流程数字化。

建设项目覆盖率应用成效
智慧教室100%支持远程互动教学
虚拟仿真实训85%降低高危实验风险
AI学情分析75%精准推送学习资源

罗江职业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区域联动,已形成鲜明的“产业伴生型”高职发展模式。未来需在以下方向突破:一是提升科研反哺教学能力,加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二是优化国际化办学路径,探索跨境教育合作新模式;三是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院有望成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