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技师学院全称“泸州技师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技工院校,隶属于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作为区域性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以培养中高级工、预备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兼具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等多功能。全称中“技师”二字凸显其办学层次定位,区别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强调技术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而“泸州”则明确地域属性,依托川南地区产业需求,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发展路径。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成为西南地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泸州技师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泸州技工学校,2007年升格为技师学院,2012年整体迁入现址。办学定位聚焦“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围绕泸州“四大千亿产业”布局专业链,形成“以工为主,工商融合”的学科体系。
关键节点 | 时间 | 事件 |
---|---|---|
建校 | 1958年 | 泸州技工学校成立,隶属机械工业部 |
升格 | 2007年 | 获批更名为泸州技师学院,纳入省级统筹 |
新校区启用 | 2012年 | 整体搬迁至长开区新校区,占地面积扩至500亩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学院开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6大专业群,覆盖泸州重点发展的白酒、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五年新增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8个新兴专业,淘汰3个传统专业。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就业对口率 |
---|---|---|---|
智能制造 | 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 | 泸州老窖、华为泸州基地 | 96.5%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幼儿教育 | 京东(泸州)、泸州市机关幼儿园 | 92.1% |
新兴产业 | 新能源汽车维修、物联网 | 比亚迪(成都)、海尔智能 | 89.3%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通过“校企双聘”引入企业技术骨干36人,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复合型团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经历 |
---|---|---|---|
专任教师 | 342 | 85% | 平均2.3年/人 |
兼职教师 | 58 | 15% | 行业经验≥5年 |
正高级职称 | 12 | 3.5% | - |
四、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学院建有智能制造、白酒酿造等4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1.2亿元。与泸州老窖共建“浓香型白酒工艺实训基地”,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
实训中心 | 设备价值(万元) | 合作企业 | 年培训人次 |
---|---|---|---|
白酒酿造实训中心 | 2500 | 泸州老窖、郎酒 | 1200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3800 | 西门子(中国)、海康威视 | 1800 |
电商直播实训基地 | 800 | 抖音电商、拼多多 | 900 |
五、学生规模与生源结构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236人,其中技师班占比42%,高级工班占比35%,中级工班占比23%。生源覆盖四川、重庆、云南等12个省份,农村户籍学生占68%,建档立卡贫困生占比15%。
学制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升学/就业方向 |
---|---|---|---|
预备技师(本科层次) | 3462 | 42% | 企业技术岗/专升本 |
高级工(专科层次) | 2887 | 35% | 技术骨干/自主创业 |
中级工(中专层次) | 1887 | 23% | 基层技术岗位 |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2%,专业对口率87%,本地就业占比65%。与泸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建“技能人才储备库”,为五粮液、长征液压等企业定向输送技术骨干。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初次就业率 | 97.8% | 98.1% | 98.5% |
国企/央企就业占比 | 32% | 35% | 40% |
平均起薪(元/月) | 4500 | 4800 | 5200 |
七、社会服务与技能扶贫
学院年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退伍军人技能培训等项目,年培训量超1.2万人次。与泸州市乡村振兴局合作实施“雨露计划”,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300余人,减免学费及生活费超500万元。
项目类型 | 年培训量 | 政府补贴比例人均投入(元) | |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4500人 | 60% | 8000 |
雨露计划 | 320人 | 100% | 12000 |
退伍军人培训 | 280人 | 80% | 9500 |
相较于成都、德阳等地技师学院,泸州技师学院在白酒、装备制造等本土产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但高端设备投入、师资博士化率仍存在差距。未来需强化跨区域校企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