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宣汉职中毛坝校区)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宣汉职中毛坝校区)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技能立身、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依托宣汉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区域产业需求,形成了以农业技术、机械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地处川陕交界的毛坝镇,辐射周边多个贫困县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在基础设施升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其在高端设备配置、专业拓展深度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四	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毛坝农业中学,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成为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分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以中职教育为主体,兼顾职业技能培训与成人教育。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1958年毛坝农业中学成立
2002年更名为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
2016年入选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2020年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地理区位与生源结构

学校位于宣汉县毛坝镇,距县城约45公里,覆盖半径内含8个乡镇、20余万人口。生源以本地学生为主,占比超70%,其余来自达州、巴中等地。

类别数据
年均招生人数800-1000人
农村户籍学生比例89%
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35%
男女生比例1.2:1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有7个重点专业,其中现代农业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为省级示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项+实践”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现代农业技术农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操作、电商运营宣汉县农科所、京东云仓
计算机应用网络搭建、图形设计、编程基础达州大数据产业园
汽车维修底盘检修、新能源技术、钣金工艺比亚迪达州基地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5个。

指标数值
师生比1:18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
企业兼职教师22人
实训设备总值3800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本地就业占比68%,对口就业率达74%。升学渠道以“高职单招”为主,2023年本科上线率12%。

年份就业率平均薪资升学类型
202193%3800元/月高职单招75%
202292%4100元/月高职单招82%
202394%4300元/月高职单招85%

六、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与23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班”培养,年培训社会人员超3000人次。承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5项,开发乡土教材4套。

  • 校企合作模式:引企入校(如京东物流实训中心)、工学交替(学期分段制)
  • 社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伍军人技能培训
  • 技术帮扶:为周边茶企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年增收超千万元

七、办学特色与创新实践

形成“农科教结合、育训并重”的办学模式,首创“田间课堂+车间实训”教学法。开发《秦巴山区特色种植技术》等校本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 三元协同: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
  • 双创教育:设立创业孵化中心,年均孵化项目20余个
  • 文化传承:将“土家织锦”纳入非遗技艺课程

八、发展瓶颈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单一化、高端设备更新滞后、师资流动性大等问题。建议通过“东西部职教联盟”引入优质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完善教师轮岗进修制度。

瓶颈问题解决方案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足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智能养老等新兴专业
实训设备老化率35%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立设备更新长效机制
教师流失率18%提高偏远地区教师补贴,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缩影,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毛坝分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了独特价值。其“扎根乡村、校企共生”的发展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专业集群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型升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