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四川达县师范)

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四川达县师范)

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是川东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历史载体,其发展历程与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作为原达县地区中等师范教育的标杆机构,该校自1906年建校以来,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始终承担着培养乡村师资的核心使命。在百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构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践导向"的育人体系,尤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通过"定向招生、定岗培养"模式,为川东北输送了近万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进入新世纪后,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的双重挑战,学校通过转型升格、专业优化、产教融合等战略调整,逐步从单一师范教育向综合性职业教育转型,形成了"师范底蕴+职教创新"的二元发展格局。

四	川省达县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体制变迁

学校名称与管理体制的演变折射出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制度变革。

时期校名隶属关系办学性质
1906-1935达县简易师范学堂县办初等师范教育
1936-1950达县乡村师范学校省立中等师范教育
1951-1962达县师范学校川北行署标准化中师
1963-1978达县第一师范学校地委直属师范专科过渡
1979-2005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省地共管重点中师
2006-今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综合职教体系

二、专业结构演变特征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反映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年代主体专业特色课程培养方向
1950s-1970s普师、幼师三笔字、复式教学农村完全小学
1980s-1990s英语、音乐、体育简笔画、教具制作乡镇中心校
2000s-2010s计算机教育、心理健康多媒体课件、班级管理县域中小学
2020-今智慧教育、特殊教育AR教学、融合教育城市新区学校

三、师资队伍发展对比

教师结构变化体现职业教育对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要求。

指标1990年代2010年代2020年代
高级职称占比28%45%62%
硕士以上学历3%25%58%
双师型教师-12%35%
企业实践经历-累计6个月年均40天

四、校园基础设施迭代

教学条件升级支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需求。

项目老校区(2010)新校区(2020)规划中(2025)
占地面积86亩320亩500亩
实训室数量8间36间60间
数字化设备-多媒体覆盖率85%物联网全覆盖
校企合作基地-12家25家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改革适应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

  • 构建"三课堂联动"体系:理论课堂(40%)+虚拟仿真(30%)+校内外实践(30%)
  • 推行"双导师制":高校教授(60%)+一线名师(40%)联合指导
  • 建立"四阶递进"机制:认知实习→跟岗学习→顶岗实训→返岗提升
  • 开发"五能测评"标准: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班级管理、教研创新、技术应用

六、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就业数据反映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

年度就业率对口率升学率地域分布
201589%72%6%川东北78%
201893%68%9%成渝经济圈54%
202196%62%15%省外12%
202394%65%18%珠三角8%

七、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四	川省达县师范学校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多元社会服务。

  • 国培计划实施:年均培训乡村教师2000人次,覆盖巴中、广安等6个地市
  • 教育扶贫项目:为秦巴山区提供"订单式"定向培养,累计输送教师1300余人
  • 社区教育网络: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8个,开发非遗传承课程12门
  • 与32所乡村学校建立结对关系,输出管理经验与数字教育资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chool/342251.html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