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自贡市富顺县富顺职业技术学校(富顺职校)

自贡市富顺县富顺职业技术学校(富顺职校)

自贡市富顺县富顺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富顺职校”)是川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该校始建于1987年,依托富顺县农业大县和制造业基础优势,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机械加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学校已建成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4500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配备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技术等6大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定向培养”模式,与本地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5%,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输送基地。

自	贡市富顺县富顺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富顺职校地处川南经济区腹地,紧邻成自泸高速富顺出口,交通网络覆盖周边5个区县。学校坚持“扎根县域、服务产业”的办学宗旨,形成“农业+工业”双轮驱动的专业布局。数据显示,2022年学校为本地企业输送技术人才1260人,占毕业生总数72%,其中机械加工类专业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高达91%。

指标2020年2022年增幅
在校学生数3800452018.9%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89%94%5.6%
企业合作项目数213461.9%

二、专业建设与产业适配性

学校构建了“3+4+N”专业集群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三大支柱专业。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五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两个新兴专业,淘汰传统纺织工艺等2个滞后专业。2022年专业设置与富顺县“十四五”规划中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两大主导产业的匹配度达82%。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本地产业关联度毕业生起薪(元/月)
现代农业类农作物植保、畜牧兽医对接晨光乳业、吉牛养殖基地3500-4200
机械制造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服务中昊晨光化工、华西能源4000-5500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支撑电商产业园、智慧农业系统3800-5000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截至2023年,“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较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创新推行“模块化教学+项目承包”模式,将课程分解为128个可组合教学模块,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授课比例达25%。

四、实训体系建设

学校投资1800万元建成“前校后厂”式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农业实训园占地40亩,包含智能温室、水产养殖等8个功能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生产线3条,实现“教室-车间-研发中心”三区联动。2022年实训设备利用率达92%,学生人均实训时长较国标高出40%。

实训类型设备价值(万元)合作企业年培训人次
现代农业实训560四川种业集团、春源农机1200
智能制造实训880中航工业、长征机床950
信息技术实训320华为ICT学院、京东客服中心820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职业认证”三级培养体系,推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4%。2022届毕业生就业跟踪显示,入职半年内晋升技术骨干的比例达27%,较全省中职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六、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学校首创“四共四定”合作模式:共组管理团队、共定培养方案、共用教学资源、共担育人责任;定岗实习、定向培养、定标考核、定级薪酬。该模式在富兰克精密机械等企业的实践中,使订单班学生留用率提升至96%。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为县域23个脱贫村定制“庭院经济+电商”培训项目。牵头组建富顺职教联盟,吸纳46家企业和7所中学参与,实现招生就业、课程开发、师资共享的协同发展。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800万元;二是“双师型”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不足40%;三是新兴专业招生规模仅占年度总量的18%。建议通过争取专项债券、建立企业技师流动站、优化专业宣传策略等方式突破发展制约。

富顺职校作为县域职教改革的先行者,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农业地区特色的职教发展路径。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