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方福政(南溪职校方福政)

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方福政(南溪职校方福政)

方福政作为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推动者,其教育实践与管理理念深刻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轨迹。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带领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形成显著特色。其主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智能化实训基地升级以及"岗课融通"课程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适配度。尤其在白酒酿造、智能制造等本土产业对接领域,方福政推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使学校成为川南地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然而,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跨区域资源整合方面的探索,仍面临县域职校共性的发展瓶颈。

宜	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方福政

一、个人背景与教育理念

方福政自2016年执掌南溪职校后,提出"根植产业、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其教育理念强调"技能立身、工匠铸魂",主张通过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价值链重构。在师资培养方面,推行"企业实践学分制",要求专业教师每学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的企业实操经历。

年份 关键举措 实施效果
2017 建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2%
2019 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 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65%
2021 构建"1+X"证书制度 多证书获取率达89%

二、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方福政主导构建了"三层递进式"课程体系:基础技能层(1年级)、专项技术层(2年级)、综合应用层(3年级)。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开发《白酒品控实务》《智能装备运维》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

对比维度 传统教学模式 改革后模式
理论实践课时比 6:4 3:7
企业参与度 偶发性实训 全程项目指导
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为主 过程性评价+企业验收

三、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通过"一园三平台"建设,打造集教学、生产、研发于一体的产教综合体。其中,白酒酿造实训中心与五粮液集团共建,引入价值800万元的智能化酿酒设备,实现"教室-车间-实验室"三区联动。

  • 建成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
  •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34门
  • 年开展企业新技术培训超2000人次
  • 牵头成立川南职教联盟,吸纳成员企业47家

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实施"青蓝工程-双师计划",建立教师能力发展矩阵。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双创型三类培养方向,配套差异化考评机制。

培养阶段 考核标准 晋升通道
初级 取得技师资格+企业实践满1年 主讲专业核心课程
中级 主持课程开发项目+横向课题 担任专业群负责人
高级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发明专利 进入教学指导委员会

五、学生发展质量提升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提升至83%。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毕业生起薪较区域平均水平高15%。

指标 2019届 2022届
升学率 12% 28%
创业率 3.2% 6.5%
优质就业占比 61% 79%

六、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覆盖白酒酿造、乡村旅游等本地特色产业。与重庆啤酒集团共建的"精酿技术服务中心",年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

  • 开发乡村振兴培训包8个
  • 完成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储备培训360人
  • 输出技术标准12项至行业企业
  • 承办省级技能大赛3次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投资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包括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开发《智能制造虚拟工厂》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过程全要素数据采集。

应用场景 技术特征 应用成效
远程实训指导 AR/VR技术+5G传输 减少企业现场指导60%
岗位能力测评 AI行为分析+大数据分析 测评效率提升4倍
教学资源共享 区块链版权保护+云端存储 校际资源共享率提高75%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县域职校普遍存在的三大矛盾:高质量师资引进难度加大、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壁垒。方福政提出"三链共生"解决方案: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协同,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重点推进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经过系统性改革实践,方福政带领南溪职校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升级。其构建的"产业嵌入式"职业教育范式,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未来需在国际化产教协同、教育数字化深度应用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