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资阳乐至职业学院(乐至职院)

四川资阳乐至职业学院(乐至职院)

四川资阳乐至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学院立足成渝经济区核心地带,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形成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健康护理为核心的专业集群。校园占地800余亩,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教职工600余人。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其发展定位聚焦产教融合与技术技能培养,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逐步提升办学实力。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与资源投入,学院在师资结构、科研水平及品牌影响力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并深化产教协同机制。

四	川资阳乐至职业学院

一、基础概况与硬件设施

学院坐落于乐至县城东郊,毗邻成安渝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校园规划面积830亩,已建成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核心设施。

类别 数据
占地面积 830亩(规划)
建筑面积 28万平方米
藏书量 45万册(含电子资源)
实训设备总值 1.2亿元

硬件设施方面,学院建有现代农业技术实训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等特色场馆,但部分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与行业前沿技术衔接仍需加强。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开设32个高职专业,覆盖农林牧渔、装备制造、医药卫生等7个大类。重点建设专业包括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等区域紧缺领域。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合作企业
现代农业 畜牧兽医、园艺技术 新希望六和、通威股份
智能制造 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 比亚迪(成都)、成都一汽
健康护理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模式,但实践课程占比(约40%)低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且跨专业选修课程种类较少。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但高学历教师(硕士及以上)仅占32%,且行业领军人才引进困难。

指标 数值
专任教师总数 420人
高级职称比例 28%
双师型教师比例 65%
硕士及以上学历 32%

对比省内同类院校,其高级职称比例低于平均值(35%),且企业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影响教学连续性。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2.3%,但对口就业率仅67%,主要流向川内制造业与服务业。

年份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本地就业占比
2022 91.5% 65% 48%
2021 93.2% 68% 52%
2020 90.8% 62% 45%

毕业生薪资水平集中在3000-4500元/月,与川内高职院校均值持平,但晋升空间受限问题突出。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年均立项省级以上课题5-8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约300万元,但成果转化率不足15%。

指标 2022年数据
省级以上课题 6项
专利授权量 12件
技术到款额 320万元
非学历培训人次 4500人

相较省内标杆院校,其科研经费总量仅为四川农业大学的1/20,社会服务辐射范围多局限于本地中小企业。

六、学生发展与支持体系

学院设立奖学金覆盖率达30%,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仅3人,生师比达1:1200,远低于国家标准。

项目 详情
奖学金类型 国家奖学金、企业专项奖等8类
助学金覆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纳入保障
心理咨询室 3间(含1间团体辅导室)

社团活动以文体类为主,创新创业类社团占比不足20%,竞赛参与度低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

七、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学院专业设置与资阳“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产业规划匹配度达75%,但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缺口明显。

产业领域 匹配专业数 岗位需求满足率
现代农业 8个 82%
装备制造 6个 73%
数字经济 2个 45%

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合作建立“航空物流订单班”,但招生规模仅50人/年,难以满足产业扩张需求。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 挑战:地理位置导致优质生源流失率达18%、高端人才引进困难;专业同质化严重,4个专业连续三年第一志愿录取率低于50%
  • 机遇: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跨区域校企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催生现代农业人才需求增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