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六大专业群。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等省级示范性实训场所,并与广安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等产业聚集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1200课时。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广安职业学校前身为广安县技工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立足川渝经济圈,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双轮驱动模式。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4.2万余人,其中80%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机械制造、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等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技能”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与企业联合开发《智能设备维护》《跨境电商运营》等12门岗课融通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机械制造 | 数控编程、CAD/CAM、工业机器人操作 | 比亚迪、格力电器 | 97.2% |
电子信息 | 单片机应用、物联网技术、SMT工艺 | 京东方、富士康 | 96.5% |
现代服务 | 客户服务、物流管理、新媒体营销 | 京东物流、阿里巴巴 | 94.8%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通过企业挂职、技能竞赛、国际研修等途径提升教师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硕士研究生学历28人。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年度培训时长 |
---|---|---|---|
正高级讲师 | 12 | 6.5% | 80小时 |
双师型教师 | 127 | 68.3% | 120小时 |
企业兼职教师 | 45 | 24.2% | 60小时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8500万元。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建筑、数字商贸三大实训基地,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32台套。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覆盖15个专业,年实训人次超10万。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 | 工位数量 | 合作企业投入 |
---|---|---|---|
智能制造 | 3200万元 | 120 | 比亚迪(800万元) |
电子商务 | 1500万元 | 80 | 京东(500万元) |
汽车维修 | 2800万元 | 60 | 吉利集团(600万元) |
五、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构建“厂中校”“校中厂”协同育人模式,与56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行“1.5+1.5”分段培养制,即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比例达100%,订单班覆盖率超过60%。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升学与就业并重。每年约35%学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就业学生中85%进入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学校建立创业孵化中心,近三年支持学生创办小微企业27家,带动就业150余人。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承接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年考核量达5000人次。与重庆永川职教中心共建川渝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开发标准化培训包12个。
八、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目标管理+过程监控+结果评价”三维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学生满意度从2018年的89%提升至2023年的94.5%。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覆盖全部教学环节,年度整改完成率达98%。
广安职业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已发展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其“校企双元育人”“实训资源共建”等经验具有推广价值,但在高端人才引进、国际化合作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对接成渝地区产业链升级需求,强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专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