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中专学校(以下简称“川幼师”)是西南地区学前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60余年的师范教育积淀,构建了涵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认证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江油、绵阳双校区,在校生规模突破8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与省内200余家优质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立范树人”的办学理念,形成“理论+实践+艺术”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38%,建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智能化教学系统。在四川省中职学校幼教技能大赛中,近五年累计获奖137项,其中一等奖占比达35%。通过“校-园-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60年创建的江油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作为四川省唯一以“幼儿师范”命名的公办中职学校,明确锁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艺术教育三大核心专业群,形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的办学格局。
关键指标 | 川幼师 | A类中职学校均值 | B类师范院校 |
---|---|---|---|
建校时间 | 1960年 | 1995年 | 1985年 |
专业聚焦度 | 100%幼教相关 | 60% | 80% |
省级示范专业数 | 3个 | 1.2个 | 2个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核心+拓展素养”三级课程体系,开发《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特色校本教材。核心专业学前教育设置声乐、舞蹈、美术等模块化课程群,实行“双导师制”教学。
专业维度 | 川幼师 | 同类中职 | 高职院校 |
---|---|---|---|
主干课程数量 | 28门 | 20门 | 35门 |
实践课程占比 | 65% | 50% | 45% |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 9门 | 3门 | 6门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幼儿园实践。聘请省特级教师、金牌园长组建兼职教师库,形成“固定岗+弹性岗”的多元结构。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开展信息化教学专项培训。
师资指标 | 川幼师 | 全省中职均值 | 示范性高职 |
---|---|---|---|
生师比 | 16:1 | 22:1 | 18:1 |
硕士以上教师 | 38% | 22% | 55% |
双师型教师 | 82% | 65% | 78%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成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儿童行为观察室、蒙台梭利实训馆等特色场馆。配备智能钢琴教室、虚拟仿真幼儿园等数字化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与金苹果、泡桐树等知名幼教集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三年毕业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247人次,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2%,远超全省中职平均水平。建立“成长档案-精准推荐-跟踪服务”就业机制,与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等机构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5%。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幼教从业人员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国培计划”项目12个。研发《幼儿园应急处理实务》等培训课程包,为藏区、彝区定向培养幼教师资。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幼教产教融合联盟,吸纳成员单位83家。
七、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童心向党”德育品牌,实施“师德养成”“职业礼仪”等主题教育工程。组建民族舞蹈团、儿童剧社等32个学生社团,创办“未来教师成长节”。校园环境融入幼儿认知元素,设置绘本长廊、益智乐园等主题景观。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课题: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探索“园长驻校”“教师轮岗”新模式;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幼教资源平台;三是拓展国际交流,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文教育机构建立合作。通过实施“领航计划”,力争建成全国幼教职教标杆学校。
经过六十余年的积淀与发展,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中专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行业优势。其“深耕幼教、校园融通”的办学实践,为中职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职业教育法》新版实施和“双减”政策深化,学校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持续为学前教育事业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