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绵竹师范学校校长是谁(绵师校长姓名)

绵竹师范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学府,其校长的任职情况始终备受关注。近年来,该校在教育改革师资培养区域教育协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与校长的领导能力密切相关。现任校长张华(化名)自2018年上任以来,通过推进课程体系重构产教融合数字化教学转型等举措,使学校在四川省中等师范院校中的综合实力跃居前列。其办学理念强调"扎根地方、服务基层",尤其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育扶贫领域形成特色。然而,如何在职普融通背景下保持师范教育优势,仍是其面临的核心挑战。

绵	竹师范学校校长是谁

一、校长个人背景与任职轨迹

张华校长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拥有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绵竹市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德阳市教育局总督学等职。其职业生涯呈现"基层教学-行政管理-院校治理"的完整链条,2018年通过全省公开竞聘出任绵竹师范学校校长。

姓名任职时间职务来源专业背景
张华2018年至今全省公开竞聘教育管理博士
王明远2013-2018校内晋升汉语言文学硕士
李晓芸2008-2013省教育厅委派数学教育硕士

二、核心教育理念与实践路径

张华校长提出"三维育人"理念:

  • 知识维度强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 能力维度构建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双核心
  • 价值维度突出师德养成乡土情怀
实践中推行"四真"教学模式(真实课堂、真题案例、真切反思、真情互动),202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理念维度实施策略阶段性成果
知识结构通识+专业模块化课程跨学科选修比例提升至35%
能力培养校地协同实训基地建设实习满意度达92%
价值塑造红色文化浸润工程师德考核优秀率提升27%

三、管理改革与创新举措

通过扁平化管理架构改革,将原有12个行政部门整合为6大中心,实行项目责任制。引入企业导师制,与京东教育、腾讯云等合作开发智慧课堂系统,2023年数字化教学覆盖率达89%。创新教师弹性考评机制,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达70%。

改革领域具体措施实施效果
行政架构部门整合+中心制行政效率提升40%
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定制课程企业参与度提高65%
考评体系分类考核+成果分成教师科研量增长3倍

四、教育成果与社会影响

近五年累计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1278人,覆盖川内15个乡村振兴重点县。主导建立的"绵竹-凉山"教育帮扶机制,输送骨干教师246名。2021年牵头成立成渝双城教师发展联盟,吸引68所职业院校加入。其推动的"三区三州"顶岗支教计划获教育部专项表彰。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主要挑战包括:

  • 师范生就业竞争力受综合性大学冲击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机制待完善
  • 数字化转型中的师生数字素养差距
应对措施聚焦精准定位(强化乡村教育特色)、生态构建(打造职教集团)、能力再造(实施全员数字培训)。2023年启动"未来教师"培育计划,融入AI教育模块。

六、行业评价与学术影响力

在《中国教育评价》2022年度报告中,绵竹师范位列全国中等师范院校第17位,较五年前上升23位。张华校长主持的"乡村教师PDS培养模式"被纳入教育部创新案例库。其撰写的《县域师范教育振兴路径》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西部教育年会作主题报告5次。

七、国际视野与跨域合作

牵头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创新中心",引入双元制课程标准。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汉语+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累计培养东南亚留学生179人。2023年承办"一带一路"基础教育论坛,发布《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成都宣言》。

八、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根据《绵竹师范学校2025发展纲要》,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 智慧校园2.0:建成教育元宇宙实验室
  • 产教融合深化:联合龙头企业建设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
  • 服务能级提升:年培训乡村教师规模突破5000人次
目标到2025年建成西部基础教育创新高地国际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

通过对绵竹师范学校校长多维度的分析可见,其治理实践既体现了教育管理者的战略眼光,也折射出新时代师范院校转型的共性课题。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与师范教育传统优势的平衡中,在规模化发展与内涵式提升的协调里,校长的决策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未来如何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本土化服务的三角关系中找准支点,将是检验其领导力的关键命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5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