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铁路学校四川铁路学校(四川铁道院校)

成都铁路学校四川铁路学校(四川铁道院校)

成都铁路学校与四川铁路学校作为西南地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长期承担着铁路系统技术技能人才输送的重要职能。两校均以“订单式培养”“产教融合”为特色,依托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地方轨道交通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覆盖铁道运输、机车检修、信号控制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从办学定位来看,成都铁路学校更侧重于铁路基层技术岗位的定向培养,而四川铁路学校则在轨道车辆制造、供电系统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成	都铁路学校四川铁路学校

两校在教学模式上均采用“理论+实训”双轨制,但成都铁路学校通过引入高铁模拟驾驶舱、智能调度实训平台等数字化设备,强化了对现代铁路技术的适配性;四川铁路学校则依托其轨道交通配件生产实训基地,突出机械加工与设备维护的实操能力。就业数据显示,两校毕业生在西南地区铁路系统的留存率均超过85%,但成都铁路学校在动车组乘务岗位的输送量上更具规模优势。

从区域经济服务能力来看,成都铁路学校通过“中泰铁路人才培训项目”拓展国际化合作,而四川铁路学校则聚焦成渝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需求,开设了智慧地铁运维等新兴专业。总体而言,两校在服务国家铁路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互补格局。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对比

对比维度 成都铁路学校 四川铁路学校
创办时间 1956年(前身为铁道部成都铁路机械学校) 1965年(原四川铁路工程学校)
主管部门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核心定位 高铁/动车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与管理
特色项目 中泰联合培养计划、CRH动车组实训 城市地铁智能化改造实训、轨道零部件检测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差异

成都铁路学校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为核心专业,课程涵盖《高铁客运服务英语》《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前沿内容;四川铁路学校则侧重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增设《轨道交通BIM建模》《智能供电系统维护》等数字化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铁路学校近年新增“国际列车乘务”方向,开设泰语、老挝语等小语种课程;而四川铁路学校通过与中车眉山车辆厂合作,开发了《轨道车辆焊接工艺》《转向架组装实训》等企业定制课程。

教学资源与实训设施对比

资源类型 成都铁路学校 四川铁路学校
实训基地数量 7个(含高铁模拟驾驶中心、票务实训室) 5个(含轨道测量实验室、接触网实训场)
校企合作企业 中国铁路成都局、中铁二院、成都地铁 中车眉山车辆厂、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蜀道集团
数字化设备占比 40%(VR行车模拟系统、智能安检设备) 35%(激光测距仪、自动化焊接机器人)

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分析

成都铁路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8%,其中12人具备铁路行业工程师资质;四川铁路学校则以“双师型”教师为特色,企业兼职教师比例高达25%。科研方面,成都校近五年完成高铁信号系统优化等横向课题17项,而四川校在轨道桥梁检测技术领域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

两校均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但成都铁路学校的“动车组机械师工作站”被评选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而四川铁路学校的“轨道电工创新团队”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次数更胜一筹。

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对比

指标 成都铁路学校 四川铁路学校
对口就业率 92.5%(主要面向高铁乘务、列车检修) 89.3%(集中在轨道施工、设备维护)
国企签约率 78%(含中国铁路成都局、成都地铁) 65%(含中铁八局、蜀道装备)
专升本比例 12%(对接西南交大、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15%(合作院校含西华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特色

成都铁路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实行早操考勤、统一着装制度,并设立“铁路文化节”展示站车服务礼仪;四川铁路学校则采用“学分银行”制,允许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兑换课程学分。两校均将应急演练纳入必修环节,但成都校侧重列车火灾处置,四川校聚焦轨道施工现场救援。

在社团活动方面,成都铁路学校的“高铁志愿服务队”年均参与春运保障超200人次,而四川铁路学校的“轨道交通创新社”在省级无人机测绘大赛中屡获佳绩。

区域经济服务能力评估

成都铁路学校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班培养东南亚铁路人才,近3年为雅万高铁项目输送技术骨干86人;四川铁路学校则深度参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其毕业生在天府机场轨道交通配套工程中担任技术主管比例达45%。两校联合开发的“山地铁路运维标准”已被川藏线多个项目采纳。

在产教融合层面,成都校与新筑股份共建“超级电容列车实训中心”,四川校牵头成立“四川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联盟”,推动校企联合攻关轨道减震材料等关键技术。

发展瓶颈与未来挑战

  • 两校均面临新能源机车技术迭代压力,氢能源列车检修等新兴专业建设滞后;
  • 师资队伍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短缺,智能建造、大数据调度等领域教学能力待提升;
  • 四川铁路学校需突破省内轨道交通市场饱和限制,而成都校在国际合作中面临语言教育短板。

未来,两校或通过共建“西南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实现资源整合,在智慧铁路、磁悬浮技术等方向形成集群优势。

总体而言,成都铁路学校与四川铁路学校凭借差异化定位,共同支撑起西南地区轨道交通人才供应链。前者以高铁服务与运营管理见长,后者在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领域占据优势,两者的协同发展对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