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院(绵阳九洲职院)

四川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院(绵阳九洲职院)

四川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的产业背景,形成“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特色。学院位于中国科技城绵阳,占地面积约450亩,开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与九洲集团及长三角、成渝地区3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推进实训基地升级和师资队伍优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位列前茅。

四	川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九洲技工学校,2008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专业体系。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2008年升格为高职院校首批开设应用电子、数控技术等6个专业
2015年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九洲集团共建“订单班”培养模式
2021年启动“双高计划”建设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装备实训中心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智能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重点打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岗位能力+职业证书”双导向模式,引入华为、西门子等企业认证标准。

专业类别省级重点专业校企共建专业就业对口率
电子信息类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光电技术(与京东方共建)92.3%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与ABB合作)89.7%
数字商贸类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跨境电子商务(与阿里国际站合作)86.5%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职工4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40%。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实践经历职业资格
校内专任教师320人平均2.3年/人高级工程师占比65%
企业兼职教师140人平均8.7年/人技师及以上资格100%
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智能终端检测与调试”“工业4.0虚拟仿真”等12个省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8亿元。其中,与九洲集团共建的“家电智能化产线实训中心”实现“车间即课堂”教学模式。

  • 实训工位总数:6800个
  • 校企共建实验室:9个(含华为ICT学院、西门子自动化实验室)
  • 虚拟仿真资源:开发专业VR/AR课程12门,覆盖智能制造全流程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创新“厂中校、校中厂”合作模式,与长虹、京东方等企业共建“九洲-京东方产业学院”,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1200余人,企业满意度达97.5%。

合作模式典型项目年输送人才量
订单培养九洲家电“匠星计划”300人/年
现代学徒制ABB机器人维护专项班150人/年
产业学院京东方显示技术学院200人/年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院构建“三级递进”就业服务体系,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专业对口率89.2%,在川内高职院校中排名第7。重点就业企业包括京东方、中电科航空电子等世界500强企业。

  • 升学情况:专升本录取率18.7%(2022年),合作院校含西华大学等
  • 海外就业: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向东南亚输送技术人才120人/年
  • 创业支持:设立500万元创业基金,孵化项目47个

七、社会服务与技术创新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为绵阳市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30余项。建成“四川省智能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授权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服务项目年均数量经济效益
企业员工培训6000人次提升生产效率15%-20%
技术研发25项新增产值超2亿元
技能鉴定4000人次获证率92%

八、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

学院推行“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九洲工匠文化长廊”,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5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 品牌活动:九洲科技文化节(年均参与8000人次)
  • 社团建设:成立“人工智能社”“无人机创客社”等32个专业社团
  • 心理健康:构建“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四川绵阳九洲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已形成“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其“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经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意义。未来需进一步突破行业办学局限,拓展国际化合作维度,以应对智能制造领域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