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评论(乐职院评价)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评论(乐职院评价)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扎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地,依托“山水园林城市”的地域优势,形成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开设42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通过“产教融合+双创教育”双轮驱动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校企合作企业覆盖华为、京东、吉利等头部企业。然而在师资结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国际化办学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匹配区域产业升级需求。

乐	山职业技术学院评论

一、教学质量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推行“1+X”证书制度,覆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8个试点领域。2023年数据显示:

指标202120222023
双师型教师占比68%73%76%
校企共建课程数456281
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46

实践教学占比达53%,但跨专业选修课程覆盖率仅65%,部分新兴技术课程更新滞后于行业需求。

二、专业建设与产业匹配度

重点专业群与乐山“4+3”产业集群深度对接,形成以下特色矩阵:

专业群对应产业2023届就业对口率
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89%
数字经济软件与信息服务82%
文旅康养食品医药+文旅76%

旅游管理专业与峨眉山景区合作开发“景区运营实务”课程,但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专业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

类别高级职称占比硕士以上学位占比行业经历教师
整体师资34%61%42%
省级教学团队58%83%71%

机电工程系引进吉利集团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但基础文科类教师企业实践时长年均仅21天,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建成“厂中校”实训基地9个,设备总值3.2亿元,其中:

实训类别设备数量合作企业年培训人次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872台四川德恩精工1200+
电商直播基地45间抖音电商900+
医护模拟病房32间乐山市人民医院650+

与京东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订单班实现“学习-实训-就业”无缝衔接,但中小型实训室设备更新周期长达5年。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0-2023年就业关键数据如下:

年份初次就业率专升本率国企就业占比
202094.7%12.3%18%
202195.2%14.1%21%
202296.5%15.8%24%

虽然就业率持续提升,但就业区域集中在川内(占68%),进入行业头部企业比例不足15%,职业晋升空间受限。

六、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近三年技术技能服务成果显著:

服务类型202120222023
职业培训人次345041205860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4万187万265万
非遗传承项目3项5项7项

为峨眉山茶农开发的智能灌溉系统提升产能30%,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率(18%)低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体验

通过“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特色文化:

  • 建有非遗大师工作室6个,年开展传统技艺培训超200场
  • 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8人,危机干预响应时间<2小时
  • 智慧校园实现5G全覆盖,图书资源与省内7所高校互通共享

但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人均仅120元/年,宿舍空调覆盖率78%,部分基础设施仍需升级。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学院需突破以下瓶颈:

关键领域现存问题改进方向
国际化办学留学生占比0.3%拓展东盟职业教育联盟合作
科研创新发明专利仅12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数字转型虚拟仿真课程占比15%开发AR/VR实训资源库

随着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光伏材料、锂电制造等专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协同发展机制,二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管理制度,三是打造西部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有望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