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蔺县作为四川省泸州市下辖的山区县,职业教育发展始终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截至2023年,县域内共有3所经教育部门审批设立的职业高中,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乡镇职高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三所学校均开设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贴合地方经济的专业,其中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简称古蔺职高)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承担着县域主要职业教育任务。其余两所乡镇职高则侧重服务基层技能人才培育,构建起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一、学校数量与办学主体
学校名称 | 办学性质 | 主管部门 | 成立时间 |
---|---|---|---|
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 | 公办 | 古蔺县教育局 | 1987年 |
大村镇职业高级中学 | 公办 | 大村镇人民政府 | 1995年 |
护家镇职业技术学校 | 公办 | 护家镇人民政府 | 2001年 |
二、地理分布与服务半径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覆盖乡镇 | 交通距离 |
---|---|---|---|
古蔺职高 | 古蔺镇枣林桥 | 全县26个乡镇 | 距县城中心3公里 |
大村职高 | 大村镇东街 | 东部8个乡镇 | 距县城28公里 |
护家职校 | 护家镇新街 | 西部6个乡镇 | 距县城45公里 |
三、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名称 | 重点专业 | 对应产业 | 实训基地 |
---|---|---|---|
古蔺职高 | 酿酒工艺、现代农业 | 白酒制造、生态农业 | 郎酒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园 |
大村职高 | 机电维修、建筑施工 | 装备制造、乡村振兴 | 大村机械厂、乡镇建筑公司 |
护家职校 | 电子商务、旅游服务 | 农村电商、红色旅游 | 护家电商产业园、红军渡景区 |
四、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三校现有教职工总数达2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古蔺职高拥有省级骨干教师12人,建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大村职高与重庆工程学院开展师资轮岗计划,每年交流教师15人次;护家职校通过东西协作引进浙江商贸导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12门。
五、学生规模与升学就业
统计指标 | 古蔺职高 | 大村职高 | 护家职校 |
---|---|---|---|
在校人数 | 4320人 | 1865人 | 1278人 |
年度就业率 | 92.3% | 88.7% | 85.4% |
高职单招录取率 | 76.8% | 64.2% | 58.9% |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古蔺职高与郎酒集团共建"青花郎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大村职高引入比亚迪公司设备建立实训车间,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护家职校联合阿里巴巴打造"村播达人"培育项目,近三年孵化农村电商创业者327人。三校累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58份,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7个。
七、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2020-2023年,县级财政累计投入职教专项资金1.2亿元,其中78%投向古蔺职高基础建设。实施"职教扶贫"项目,为建档立卡学生提供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三校均纳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范围,获得浙江方面价值860万元的教学设备捐赠。
八、办学成效与社会影响
古蔺职高连续五年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其酿酒专业毕业生占据郎酒集团技术岗位的42%。大村职高培育的"乡村建筑工匠"参与农房改造项目获央视报道。护家职校电商专业学生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带动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137%。
通过多维度对比可见,古蔺县职业教育已形成"核心引领+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古蔺职高凭借资源优势成为县域职教标杆,而乡镇职高则精准服务属地经济需求。未来需在专业集群化发展、产教融合深度、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好支撑乌蒙山片区产业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