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护国校区(四川城职院护国分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护国校区(四川城职院护国分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护国校区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载体,依托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优势,构建了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专业体系。校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等高端教学资源。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与京东方、华为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企业兼职导师年授课量超600学时。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85%,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四	川城市职业学院护国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护国校区位于成都高新西区天映路,地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地带,半径5公里内聚集京东方、TCL等龙头企业。校区距地铁2号线百草路站1.2公里,15分钟车程可达郫都城区,30分钟抵达天府国际机场。与学院成都主校区形成“一城双核”布局,通过校际班车实现资源共享。

区位指标护国校区主校区行业对标
产业匹配度92%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65%行业平均78%
地铁通勤时间12分钟25分钟成都高职均值18分钟
企业合作密度每平方公里12家合作企业4家同业校区平均8家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校区重点打造智能终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与企业联合开发《液晶显示工艺》《智能仓储运维》等12门特色教材,实践课程占比达65%。建有“京东方订单班”“华为ICT学院”等定制培养项目。

专业指标护国校区主校区全省均值
重点专业数6(含3个省级)94.2个/校
企业定制课程23门8门15门/校
实训设备值8500万元1.2亿6800万/校

三、师资结构与发展路径

实施“双百工程”计划,累计引进企业技术骨干47人。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年均完成企业研修600人次。组建跨校区教学团队,实现专业群师资共享。高级职称教师中具有行业认证资格者达83%。

师资指标护国校区主校区行业标准
双师比例78%62%≥60%
企业兼职教师32%18%25%左右
横向课题经费480万/年260万180万/校

四、学生规模与培养质量

校区保持4500人办学规模,年均接收企业定制培养学生800余人。推行“1+X”证书制度,多轴加工、智能安防等证书通过率达94%。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三年内晋升管理层学生占比27%。

培养质量指标护国校区主校区全省高职均值
初次就业率96.3%93.7%91.2%
对口就业率92.5%85.3%79.5%
专升本率18.7%22.1%15.8%

五、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共建“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承接企业技改项目43项。推行“车间课堂”教学模式,年开展现场教学超2000课时。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师生共获发明专利授权27项。

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成“创客-孵化-加速”三级平台,孵化学生项目68个。设立500万创业基金,年支持项目30余个。近两届“互联网+”大赛获奖项目转化率达45%,高于全省32%的平均水平。

七、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部署5G+工业互联网教学专网,关键区域网络带宽达10Gbps。建设AI教学质量监测系统,课堂行为分析准确率91%。数字孪生实训系统覆盖80%实践课程,资源调用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临产业迭代加速与教学资源更新滞后矛盾,需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跨校区管理存在协同效率问题,亟待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未来将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建设西部首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

该校区通过精准定位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在专业建设、师资配置、产教融合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国际化水平和科研反哺教学方面仍需突破。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校区正迎来提质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