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四川幼师专升本)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议题,是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优化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结果。该校自1999年转型为幼儿师范专科教育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幼儿教师及早教人才超4万名,形成以“师范性、职业性、开放性”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当前升本诉求既源于国家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如《学前教育法》草案提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制于四川省内本科层次幼儿师范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全省仅成都师范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从硬件条件看,学校江油校区占地378亩,校舍面积14.2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达1.2万元,已接近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但距离“升本”要求的副教授比例≥30%、正教授≥10%仍存在结构性缺口。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03年创立的绵州实业学堂,历经12次更名与建制调整,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西南地区首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江油、绵阳两个校区,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15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6.7%。升本规划明确“幼教为本、多能融合”的办学方向,拟构建以学前教育为核心,延伸至儿童康养、智慧托育等新兴交叉学科的本科专业集群。

关键指标当前状态本科院校标准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6800人≥10000人
专任教师中硕博比65%≥80%
生师比18:1≤18:1

二、师资队伍结构对比分析

通过三省同类院校数据可见,川幼师在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上已达标,但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显著偏低。横向比较显示,其“双师型”教师比例虽高于全国幼专均值,但与江苏、浙江等教育强省的升本案例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指标项四川幼专浙江幼专(升本前)广东幼专(升本前)
教授占比12%9%8%
博士学位教师3%6%5%
双师型教师78%65%62%

三、学科专业建设成效

学校建有省级一流课程23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覆盖全省18个市州。学前教育专业在2022年软科中国幼专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前三,但本科专业申报需突破“师范教育”单一维度。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现有课程体系在教育技术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支撑学科的课程模块完整性上存在15%-20%的缺口。

四、科研能力与成果转化

统计项目2018-2022数据
纵向科研项目国家级3项/省部级27项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180万元
专利授权量累计43项(含实用新型38项)

数据显示科研总量达到专科院校优秀水平,但高水平论文产出(CSSCI收录年均不足5篇)、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缺失(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制约着升本竞争力。相较而言,已升格的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升本前三年核心期刊论文量达120篇/年。

五、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但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仅占8.6%,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滞后。图书馆纸质藏书68万册,电子资源覆盖率不足本科评估要求的40%。对比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前的投入,川幼师在智慧教室(现建成率35%)、实训中心(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等关键指标上仍需追加投入约3.2亿元。

六、区域教育市场需求匹配度

四川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规模年均约800人,而川幼师专科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高达78%(2022年数据),显示供需倒挂现象。据教育厅预测,到2025年全省幼儿园教师缺口将达2.4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占比将从当前的12%提升至35%。学校升本后可填补川北地区幼教高端人才培养空白,服务半径覆盖绵阳国家科技城、川东北经济区等战略区域。

七、政策支持与资金筹措

  • 省级层面:纳入《四川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储备项目
  • 地方配套:绵阳市承诺提供500亩新校区建设用地
  • 资金缺口:初步测算升本建设需6.8亿元,现有预算仅落实3.5亿元
  • 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已从2018年的28%攀升至41%

八、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核心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博士化率提升受地域吸引力限制,需通过“候鸟专家”柔性引进机制破局;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应联合省内200余家优质幼儿园构建“园校共生”共同体;三是治理体系转型压力,需参照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经验,建立学术委员会主导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本科院校,既是破解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天花板”的关键举措,也是优化西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通过近三年数据可见,学校在核心办学指标上已跨越“专科基准线”,但在科研创新力、高层次人才储备、产教融合能级等方面与成熟本科院校仍存在代际差距。建议采取“分步走”策略:首期聚焦师资博士引进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期推进“学前教育+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培育,远期构建川渝幼教协同创新联盟。唯有实现从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教育者养成的模式跃迁,方能在本科层次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689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