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成都市幼师实验幼儿园(成都幼师实验园)

成都市幼师实验幼儿园作为四川省学前教育领域的标杆机构,始终以“科学保育与教育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依托成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深厚的学术资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该园自1986年建园以来,历经三十余载发展,现已形成覆盖0-6岁全学段的教育体系,拥有金牛区总园及多个分园,在园幼儿规模超800人,教职工团队逾150人。其教育模式以“生活即教育”为根基,通过“三维立体课程”框架,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有机融合,配合独创的“五感体验式教学法”,形成了“环境育人、活动启智”的办园特色。

成	都市幼师实验幼儿园

在硬件配置方面,园区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户外活动区配备国际标准的EPDM地垫、多功能攀岩墙及环形跑道,室内设有科学探索馆、创意美术馆等八大功能专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轨制”培养机制,要求教师100%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2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超90%,并实施每学期两次的全员教学能力考核。

该园近年来累计获得省级示范幼儿园、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等17项荣誉称号,其研发的“亲子阅读阶梯计划”已在全省23个区县推广。通过建立“家园社”协同育人网络,年均开展家长工作坊40余场,社区联动活动超百次,形成了“教育辐射半径达3公里”的普惠效应。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定位演变
1986-2000年 依托成都幼师创建,确立“保教结合”基础模式 区域性示范幼儿园
2001-2015年 引入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开发本土化课程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2016年至今 构建“三维立体课程”,建立教育联盟 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实践基地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维度 实施内容 特色方法
基础课程 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五大领域 主题式项目学习
特色课程 食育工坊/自然探秘/创客空间 五感体验教学法
延伸课程 亲子阅读/社区实践/节气文化 沉浸式情境学习

三、师资结构与专业发展

职称类别 人数占比 继续教育时长
高级教师 35% 年均120课时
一级教师 45% 年均80课时
新入职教师 20% 岗前培训360课时

四、硬件设施与空间规划

园区采用“动静分区”设计理念,配备:

  • 户外活动区:120米环形跑道、攀岩区、种植园(占地2000㎡)
  • 专业教室:科学发现室(配备显微镜、天文观测设备)、创意美术坊(陶艺/扎染专区)
  • 生活空间:独立午睡室(人均2.5㎡)、智能恒温饮水系统

五、家长工作与社会服务

构建“三位一体”共育机制:

参与主体 年度活动量 服务范围
家长委员会 12次专题会议 课程监督/膳食管理
社区联动 48场公益活动 早教咨询/育儿讲座
高校协作 8项课题研究 师资培训/课程开发

六、幼儿发展评估体系

采用“四维发展评估模型”:

  • 身体发展:体测达标率98.7%(2023年数据)
  • 认知能力:逻辑思维测试平均分高于省常模15%
  • 社会适应:同伴交往观察合格率100%
  • 艺术素养:创意作品入选市级展览比例达35%

七、安全管理与卫生保健

管理模块 执行标准 检查频次
食品安全 HACCP体系认证 每日6次巡检
设施安全 月度专业检测 每周隐患排查
卫生保健 三甲医院合作 晨检率100%

八、行业影响力与示范效应

近五年来,该园承担:

  • 国家级课题研究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 接待全国幼教同行观摩1200余人次
  • 输出管理经验至8个区县,帮扶薄弱园所23所
  • 开发教育资源包获国家版权局登记证书

成都市幼师实验幼儿园通过构建“教育-研究-培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不仅在区域内树立了优质学前教育标杆,更通过持续的课程创新和师资建设,推动了整个西南地区幼教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其“生活化课程”理念的实践,为破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提供了有效范式,而“高校联动”机制则开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该园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预示着中国学前教育向科技赋能方向迈进的新趋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754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