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信息部(西昌幼师高专信工部)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部作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部门,承担着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安全保障等重要职能。该部门依托民族地区教育特色,构建了覆盖教学、管理、服务的全场景信息化体系,尤其在幼教师资培养领域形成了"数字赋能+民族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民族特色课程资源库、建立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信息部有效支撑了学校"双语+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部门已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教学资源数字化率超90%,并主导完成省级民族教育信息化专项课题2项,其"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被纳入区域教育云服务体系,展现出民族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示范效应。

西	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信息部

一、基础设施与硬件配置

信息部统筹建设了覆盖全校的千兆光纤网络,部署智能安防系统128个点位,建成包含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数字化基座。核心设备包括:

类别品牌/型号数量应用场景
服务器华为KunLun系列12台云计算、教务管理
存储设备EMC VNX53004套教学资源库存储
虚拟仿真终端惠普Z4G5工作站60台学前教育实训

对比川内同类院校(表1),该校生均信息化设备投入高于均值32%,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规模位列前三。

二、专业信息化建设

聚焦学前教育专业群,开发特色数字化资源:

资源类型内容量民族特色占比应用课程
虚拟仿真课件238个45%幼儿游戏设计
双语慕课82门70%学前卫生学
AR教具库156套68%民族艺术手工

与云南民族幼儿师范(表2)相比,该校彝汉双语资源开发量多出40%,但在傣族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上存在短板。

三、师资数字化能力

信息部组建了复合型技术团队(表3):

岗位人数专业资质民族比例
系统架构师3人高级工程师20%
教育技术专员7人硕士+教师资格57%
民族资源开发组5人非遗传承人+IT认证100%

该团队持证率达92%,显著高于全国高职院校信息部门平均水平(68%),但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储备不足。

四、教学支持服务

构建"三平台一中心"服务体系:

  • 教学云平台:支持4500+用户并发,周均访问量12万次
  • 民族课程资源中心:收录彝绣、口弦等非遗教学视频632小时
  • 智慧教研系统:实现跨校区集体备课,年均开展线上教研230场次
  • 学生成长档案库:记录12项职业能力发展指标

对比凉山州其他高校,该校教学平台日均活跃度高出47%,但移动端功能开发滞后于成都平原院校。

五、网络安全体系

采用三级防护架构:

防护层级技术措施实施效果
边界防护下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年均拦截攻击1.2万次
内网管控终端准入+行为审计设备合规率98%
数据安全加密传输+异地备份核心数据零泄露

在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攻防演练中,该校防护体系成功抵御92%模拟攻击,优于85%的参演单位。

六、民族特色创新

开发特色信息化项目:

  • 彝汉双语智能测评系统:覆盖听说能力评估12维度
  • 民族服饰AR设计工具:支持17种传统纹样数字化创作
  • 远程互动课堂:连接12个彝区乡镇幼儿园
  • 口述史数字档案馆:收录230位毕摩口述影像

相较广西幼师高专的民族教育信息化项目,该校在语言智能应用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壮瑶文化资源开发广度上有待提升。

七、学生信息化素养培育

实施"三维能力提升计划":

培养维度课程/活动达标率
基础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公民素养课98.7%
专业应用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创设实训93.2%
创新实践民族教育APP开发竞赛81.5%

近三届毕业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认证通过率达91%,较同类院校高15个百分点。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

开展区域教育帮扶:

  • 为45所民族地区幼儿园开通专网远程培训
  • 输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包83个,年下载量超10万次
  • 培训基层教育信息化管理员2300余人次
  • 参与制定《民族地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标准》

在2024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评比中,该校"民族幼教资源共享平台"获评优秀案例,服务范围覆盖川滇黔3省18个民族自治县。

经过多年建设,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部已形成"民族特色显、技术应用深、教学融合紧"的发展格局。未来需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跨省资源协同、技术团队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幼教信息化示范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037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