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作为四川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其公办专科师范学校在区域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遂宁师范学校(现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为代表的公办师范专科教育,历经百年发展积淀,形成了"扎根地方、服务基层、聚焦师范"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核心,覆盖艺术教育、特殊教育等多个方向的专业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基础教育领域。通过"校地协同育人"模式,与周边20余个区县教育局建立深度合作,累计输送基层教育人才超万名,成为川中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14年创建的"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调整、建国后中等师范转型、新世纪高职升格等阶段。2019年整体并入遂宁职业技术学院后,保留师范教育特色,形成"专科为主、职教师资为特"的办学格局。当前定位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重点服务川渝结合部县域基础教育需求。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性质转变 |
---|---|---|
1914-1949 | 创立省立师范学校,设四年制本科师范班 | 中等师范教育主体 |
1950-2000 | 改制为初级师范学校,增设音体美专业 | 中等师范向专科过渡 |
2001-2018 | 独立升格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五年制大专 | 专科层次师范教育 |
2019至今 | 整合进入综合性高职院校,保留师范院系 | 高职框架下的师范特色办学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有师范类专业6个,非师范类专业4个,形成"师范为主体、艺体为特色"的专业集群。核心课程包含"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模块,近三年新增融合教育、创客教育等前沿课程。实践教学占比达55%,构建"见习-实训-顶岗"三级培养体系。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学前教育类 | 学前教育(省级重点)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设计 |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 |
小学教育类 |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 | 小学数学教学法、班级管理实务 |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 |
艺术教育类 | 音乐教育 | 声乐基础、钢琴即兴伴奏 | 声乐考级证、合唱指挥资格 |
特殊教育类 | 特殊教育(川内首创) | 特殊儿童行为分析、康复训练技术 | 特殊教育资格证、言语治疗师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8%,硕士以上学历达75%。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近五年选派68名教师赴基层学校挂职。聘请一线特级教师23人担任实践导师,形成"理论+实战"双导师制。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教授/副教授 | 72 | 39.5% | 主持市级以上教改课题29项 |
硕士以上学历 | 137 | 75.3%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2篇 |
双师型教师 | 98 | 53.8% | 持有行业资格证书41项 |
特聘实践导师 | 23 | 12.6% | 含省级教学名师5人 |
四、教学设施与实践平台
建有省内领先的教育实训中心,包含智慧教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23个专项实验室。与遂宁市第一幼儿园等15所基地校共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年均提供实习岗位800余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覆盖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置等12类场景。
五、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近三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1%,普通话二甲达标率87%。建立就业跟踪机制,入职一年内新教师留存率达92%。典型就业单位包括大英县教育局、射洪市中小学等,部分毕业生通过公招考试进入绵阳、德阳等教育强市。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承担"国培计划"项目,年培训在职教师2000人次。组建"乡村教育振兴服务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36次。与遂宁市教育局共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研发校本课程资源包47套,其中《川剧进校园》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七、办学挑战与发展瓶颈
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师范专业招生吸引力下降,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从98%降至82%;二是教育信息化投入缺口明显,智慧教学设备更新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滞后,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数量为零。
八、未来发展战略路径
规划"十四五"期间实施三大工程:专业群提质工程(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产教融合深化工程(联合企业开发教育装备维护专业)、师资队伍攀登工程(引进博士5人)。目标建成"川渝结合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高地",力争2025年实现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突破。
经过百年发展积淀,遂宁公办专科师范教育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数字化转型和专业结构优化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现代化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创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为基层教育输送更多"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质师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