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库尔勒职业技术学校(库尔勒技术学院)

库尔勒职业技术学校(库尔勒技术学院)作为南疆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巴州石油石化、现代农业、纺织服装等产业优势,构建了以石油化工、机电技术、农业经济为主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开设23个高职及中职专业,其中石油化工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与中泰化学、利华棉业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在南疆职业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巴州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并正式更名为库尔勒技术学院。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支持的职业院校,其办学定位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需求,重点培养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层次
1985-2000巴州技工学校阶段,开设机械加工、电工等基础专业中等职业教育
2001-2011增设石油化工、纺织技术专业,成为南疆首批省级重点技校中职为主,试办高职班
2012-至今获批高职院校,新增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现代服务专业高职教育为主体,保留特色中职专业

专业布局与教学资源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巴州“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以工科为主、农牧结合的专业格局。目前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覆盖率达100%。

专业大类代表专业实训设备总值(万元)合作企业数量
石油化工类应用化工技术、油气储运技术3200中泰化学、塔里木油田等12家
先进制造类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2800金风科技、特变电工等9家
现代农业类畜牧兽医、农业装备应用技术1500利华棉业、富丽达纤维等7家

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学校创新“季节交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赋能平台。例如,与中泰化学合作开展“订单班”,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深度对接。

合作类型典型案例年培养学生数企业参与程度
订单培养中泰化学“化工工匠班”120人/年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实训导师
顶岗实习乡都酒业生产性实训300人/年轮岗实训6个月,企业考核占40%
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双导师制”试点80人/年企业师傅承担50%教学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2%,“双师”素质教师达68%。实施专业教师每五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的制度,近三年累计选派126名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毕业生“1+X”证书获取率达89%。近三年组织社会培训2.3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5万次,为南疆地区脱贫攻坚输送技术骨干4000余人。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

当前学校在高端实训设备更新、产教融合深度、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未来计划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引入国际职业标准、搭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举措,力争成为南疆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93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1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