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利川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川民族职业技术中学)

利川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川民族职业技术中学)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唯一一所公办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承载着区域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学校以“立足民族地区,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开设了涵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形成了“民族文化+职业技能”的特色教育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优质生源,成为武陵山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实训楼、民族工艺展厅和标准化运动场。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彰显了民族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利川县农业中学,1985年更名为利川市民族职业高中,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正式挂牌“利川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被纳入湖北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计划”重点建设单位,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和“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发展阶段 时间范围 关键事件
初创期 1958-1984 以农业技术教育为主,服务县域农业生产
转型期 1985-2011 增设民族工艺、旅游服务等专业,探索职教新模式
提升期 2012-至今 升格中专,获评国家级重点校,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与“智能制造”为两翼的专业集群。其中,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占比40%,现代技术类专业占比60%,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育人体系。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民族文化类 民族服饰设计 土家织锦工艺、非遗文创设计 民族企业、文旅公司
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应用 Python编程、网络维护 IT企业、智慧城市建设
现代农业类 茶叶生产与加工 茶树栽培、制茶技术 利川红产业、生态农业园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队伍,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同时与湖北民族大学、恩施职院开展师资共建。2023年数据显示,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者占72%,较2019年提升28个百分点。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主要职责
专任教师 124 79.5% 理论教学与实训指导
企业兼职教师 32 20.5% 技能传授、行业动态讲解
非遗传承人 10 6.4% 民族工艺大师课教学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推行“升学+就业”双轨制培养模式,近五年累计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等高校输送新生862人,本地就业学生多进入利川红产业集团、腾龙洞旅游集团等龙头企业。2022年,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7项,其中民族工艺品设计赛项实现“三连冠”。

  • 校企合作项目:与恩施硒茶交易中心共建“茶产业学院”,年培训学员超500人次
  • 社会培训成果: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覆盖1.2万人次
  • :派驻教师参与“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面对民族地区职教资源分散、产业适配度待提升等挑战,学校正通过建设“数字校园”和“民族文化创新工坊”寻求突破。未来计划引入AI技术优化传统工艺课程,并联合周边县市职校组建“武陵山职业教育联盟”,进一步巩固区域职业教育高地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08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4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