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卫生学校高凤岐(1944年-),河北正定人,中共党员,医学教育专家,曾任石家庄卫生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他深耕医学职业教育领域40余年,主导推动学校从普通中专向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跨越式发展,构建"医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医护人才超3万名。其主持的《中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牵头制定的《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标准》被纳入河北省卫生人才培养规范。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轨迹
高凤岐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进入石家庄卫生学校任教,1985年起历任教务处副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1998年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在职期间完成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习,后取得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形成"医学+教育"复合型知识结构。
时间段 | 职务变迁 | 核心工作 |
---|---|---|
1972-1985 | 教师/教务主任 | 创建病理学标准化教学实验室 |
1985-1998 | 副校长/校长助理 | 推行学分制改革试点 |
1998-2010 | 校长/党委书记 | 启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 |
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高凤岐提出"三维能力导向"培养模式,构建"临床场景模拟+社区实践+医院顶岗"教学体系。主导开发《基层全科医生诊疗思维训练系统》,建立京津冀首个虚拟仿真护理实训中心。其团队研发的"医护协同急救模拟平台"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改革领域 | 创新举措 | 实施效果 |
---|---|---|
课程体系 | 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 | 理论课时压缩30% |
实践教学 | 建立"1+X"证书制度 | 双证获取率达92% |
师资建设 |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 临床教师占比提升至65% |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出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等教材5部。推动校院合作建立12个临床教学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项目,毕业生在京津冀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率连续8年超85%。
项目类型 | 代表性成果 | 社会影响 |
---|---|---|
教学研究 | 开发OSCE考核系统 | 推广至42所卫校 |
技术服务 | 组建乡村医生培训联盟 | 年培训超5000人次 |
国际交流 | 引进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 | 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236名 |
在领导石家庄卫生学校期间,高凤岐推动建立"教学工厂"实训模式,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共建影像诊断、康复治疗等8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倡导的"校-院-企"三元联动机制,使学校成为河北省基层医疗人才供给核心基地。退休后仍担任河北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集团顾问,持续推动京津冀医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2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