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山东劳职院校训溯源)

综合评述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卓越技能,职业典范”,是该校办学灵魂与精神风貌的高度凝练。这八个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与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之中,是其历经时代变迁而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在漫长的办学实践中,始终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校训中的“卓越技能”,精准地指向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即对学生精湛技艺、严谨作风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极致追求,这既是学院自创立以来便一以贯之的教学传统,也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积极回应。而“职业典范”则超越了单纯的技能层面,升华至职业精神、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的高度,蕴含着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能够在各行各业成为标杆和榜样的人才的深远立意。这一校训的形成,伴随着学院从技工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历程,是其应对产业变革、深化内涵建设、塑造文化品牌过程中的自觉选择与智慧结晶。它不仅是对师生的激励与鞭策,更是学院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彰显了其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坚定决心。
因此,深入解读“卓越技能,职业典范”的深厚内涵与历史脉络,对于理解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文化基因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溯源


一、 校训的文本解读与核心意蕴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卓越技能,职业典范”,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时代内涵与教育哲学。这八个字可以看作是学院育人目标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卓越技能” 是基石与根本。在职业教育领域,“技能”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核心竞争力。而“卓越”二字,则为技能的培养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它不仅仅满足于“会”和“熟”,而是追求“精”与“尖”。这意味着学院的教育教学:

  • 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深度融合。
  • 追求技术技能的前沿性与先进性,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变革。
  •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即对产品精益求精、对工艺一丝不苟、对质量极致追求的态度。
  • 鼓励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挑战。
“卓越技能”的提出,直接回应了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体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高定位和严要求。

“职业典范” 是升华与导向。它超越了单一的技能维度,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一个只拥有高超技能但缺乏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职业典范”要求培养的学生:

  •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 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承受压力、善于合作。
  • 涵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实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
  • 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立志成为行业内的榜样和标杆。
“职业典范”的塑造,是职业教育完成“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确保了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是技术的能手,更是社会的栋梁。

“卓越技能”与“职业典范”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完整的人才培养观。技能是典范的支撑,没有卓越的技能,职业典范便失去了立足之地;典范是技能的引领,没有高尚的品格和素养,技能可能迷失方向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校训深刻揭示了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技双馨”高素质劳动者的坚定信念。


二、 历史沿革:校训植根的深厚土壤

任何一所大学的校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深深植根于学校特定的历史传统和发展历程之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卓越技能,职业典范”校训的形成,与其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是其办学实践和文化积淀的必然产物。

(一) 初创与奠基:技工教育时期的传统积淀(1950s - 1990s)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大量的技术工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此背景下,学院的早期前身——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等一批技工教育机构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办学的主要特点是:

  • 鲜明的行业导向: 紧密贴合当时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专业设置直接对应工厂、企业的具体岗位。
  • 突出的实践教学: 强调“半工半读”、“厂校合一”,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动手能力的培养被置于首位。
  • 严格的纪律要求: 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劳动纪律的教育,培养服从安排、吃苦耐劳的作风。
虽然当时可能没有明确提出系统化的校训,但“技能至上、劳动光荣”的理念已经融入血脉,成为学校最初始的文化基因。对技能精湛的追求和对劳动者品格的重视,为日后“卓越技能,职业典范”校训的提炼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 转型与提升:高职教育时期的理念升华(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整合原有优质技工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实现了从技工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转型不仅是办学层次的提升,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 内涵建设的深化: 学院不再仅仅满足于培养熟练操作工,而是开始着眼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复合技能、具备一定管理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综合素质的强调: 在继续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
  • 文化品牌的塑造: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学院迫切需要凝练自身独特的大学精神与文化标识,以凝聚人心、引领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总结办学传统、明确新时代育人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卓越技能”延续并升华了技工教育时期注重技能的优良传统,使之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职业典范”则顺应了高职教育强调全面育人的要求,赋予了人才培养更丰富的内涵。校训的正式确立,是学院在新时代对自身定位和使命的清醒认知与主动宣言。

(三) 发展与完善:新时代背景下的内涵丰富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培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学院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和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充实校训的内涵:

  • 融入教学全过程: 将“卓越技能,职业典范”的要求细化到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实训环节和评价标准中。
  •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进校园、技能竞赛文化节等活动,使校训精神可视化、可感知。
  • 树立师生榜样: 表彰在技能上追求卓越、在品德上成为典范的优秀师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校训从静态的文字,动态地转化为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其生命力在实践发展中得到持续焕发。


三、 校训与办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校训的价值在于引领实践。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将“卓越技能,职业典范”的校训精神全面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一)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卓越技能”

学院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中心,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训课程比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机会。
  •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激发学生追求技艺巅峰的热情。
  • 引入“工匠精神”培育: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行业大师授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持久的职业品质。
这些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卓越技能”培养目标的落地,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技有所精。

(二)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落实“职业典范”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构建“大思政”格局: 将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诚信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崇尚劳动、尊重技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将学生的品德表现、劳动实践、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途径,“职业典范”的要求从理念层面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养成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 校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卓越技能,职业典范”作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核心,不仅对内凝聚了师生共识,塑造了学院独特的文化气质,对外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对内而言,校训是学院文化的“魂”。它为全体师生提供了共同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家园。教师以此为准则开展教学科研,学生以此为标杆规划成长成才。它营造了一种尊重技能、崇尚实干、追求卓越、争当典范的良好风气,增强了学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文化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对外而言,校训是学院形象的“名片”。当毕业生以其扎实的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时,“卓越技能,职业典范”就成为了学院教育质量最有力的证明。它向社会传递了学院严谨治学、精心育人的负责任形象,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和品牌价值。
于此同时呢,学院通过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方式,将校训精神辐射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体现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卓越技能,职业典范”,是其数十年办学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是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指引。它深刻把握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将技能提升与人格塑造有机结合,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这一校训将继续引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内涵也必将在不断的办学实践与社会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431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5.420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