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新疆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是其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深刻烙印着学校的发展轨迹与时代使命。这八个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植根于学校特定的历史变迁、地域环境以及国家与地区发展的战略需求。从其前身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独立学院)时期,到转设为独立建制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新疆科技学院,这一校训始终是引领师生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自强不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与学校地处祖国西部、在高等教育领域后发赶超的实际情况高度契合,激励着师生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努力不断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则体现了现代科学精神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髓,要求师生追求真理、探索真知,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训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新疆科技学院自身创业史、奋斗史的缩影,它伴随着学校的转型与升级,内涵不断丰富,影响力持续扩大,已成为凝聚人心、塑造校风、指引未来的核心文化符号,对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校训的文本释义与精神内核

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这八个字可以拆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部分进行解读。


1.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意志品格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本意是,宇宙天体刚强劲健,运行不已,君子处世,也应效法天道,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对于新疆科技学院而言,“自强”具有多重维度的意义:

  • 学校层面的自强:作为一所经历转设、正值发展关键期的高校,学校自身需要具备强大的内生动力。这体现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态势,唯有自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 教师层面的自强:教师是立教之本。校训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恪守师德规范,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学生层面的自强:这是校训最核心的落脚点。它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于此同时呢,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依赖、不气馁,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成就精彩人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

“不息”则强调了这种自强精神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发展无止境,奋斗无终期。它要求学校、师生都必须保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持续不断地追求进步与卓越。


2.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实践导向

“求真务实”是现代大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求真”即探索真理、追求真知,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它体现在:

  • 追求学术真理:鼓励师生在科学研究中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未知,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学术诚信,反对弄虚作假。
  • 传授真才实学:教学内容要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确保学生学到的是科学、系统、实用的知识体系。
  • 培养真诚品格:引导学生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形成崇尚真理、坚持原则的良好品格。

“务实”则强调脚踏实地、讲求实效,是“求真”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归宿。对于新疆科技学院这样一所定位为应用型的高校而言,“务实”尤为重要:

  • 办学定位务实:紧密对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建设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 人才培养务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科学研究务实:鼓励应用型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自强不息”与“求真务实”二者辩证统一。“自强不息”为“求真务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奋发向上的斗志,就难以在求真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也难以在务实的实践中取得突破;“求真务实”则为“自强不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确保自强之力用在实处、取得实效,避免好高骛远或盲目蛮干。共同构成了新疆科技学院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导向。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进过程

新疆科技学院校训的形成与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深深烙上了时代变迁和学校转型的印记。


1.孕育阶段:独立学院时期的探索(2004年-2019年)

新疆科技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作为一所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其在创办初期,主要依托母体学校新疆财经大学的资源与声誉进行办学。在这一阶段,学校虽然可能尚未正式、系统地提出如同今日这般凝练的校训,但其办学实践已经初步蕴含了“自强不息”与“求真务实”的精神元素。

作为一所新建院校,要在高等教育领域立足,必然需要发扬“自强”精神,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于此同时呢,独立学院的定位往往更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与“务实”的要求天然契合。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始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校训精神的萌芽和孕育期,为日后校训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和文化积淀。


2.确立阶段:转设公办本科高校的关键转折(2019年-2020年)

2019年,是新疆科技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脱离母体,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新疆科技学院。这一重大转变,不仅意味着学校性质、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化,更意味着学校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转设之后,学校需要重新定位自身的发展战略、凝练自身的办学特色、塑造自身的大学文化。在此背景下,确立一个能够凝聚共识、指引方向的校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这八个字,正是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被正式确立为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

其确立过程,必然经过了学校层面的深思熟虑和广泛讨论:

  • 回应历史转折的需要:转设意味着“二次创业”,更需要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全体师生在新起点上团结奋斗,开创新局。
  • 明确办学定位的需要:校名中“科技”二字突出了学校的学科侧重和发展方向,而“求真务实”恰恰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魂,与学校的新定位高度吻合。
  • 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自强不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求真务实”则体现了现代大学精神和时代要求,二者的结合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符合一所新兴高校的文化建设需求。

因此,校训在转设之际的确立,是学校主动进行文化建构和身份认同的战略选择,标志着新疆科技学院以更加清晰、自信的姿态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3.深化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践行与发展(2020年至今)

自转设以来,新疆科技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校训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度融入到了学校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

  • 融入发展战略: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时,均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例如,围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八大产业集群”建设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这就是“务实”的体现;力争在特定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则是“自强”的追求。
  • 融入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训精神贯穿始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正是对“求真务实”的落实。
  • 融入校园文化:校训通过校徽、校歌、校园景观、宣传材料等载体广泛传播,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逐渐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开展以校训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评选表彰体现校训精神的先进典型,营造了积极向上、求真实干的校园氛围。

在这一阶段,校训的历史与学校的发展史同频共振。每一次教学改革的推进、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每一位优秀学子的成长,都是对校训精神的有力诠释和生动演绎。校训随着学校的前进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生命力日益旺盛。


三、 校训与地域特色、时代使命的契合

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它深刻契合了学校所处的地域特色和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1.与新疆地域发展和稳定需求的深度契合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当前,新疆正处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新疆科技学院作为自治区所属高校,其发展必须扎根新疆、服务新疆。

  • “自强不息”呼应边疆精神:在新疆办学,客观上需要克服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等困难。这种环境恰恰需要和能够锤炼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校训激励师生将地域挑战转化为发展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为边疆的繁荣稳定贡献智慧与力量。
  • “求真务实”对接区域需求:新疆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等,迫切需要大量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的高素质人才。校训中的“求真务实”直接回应了这一迫切需求,引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紧密围绕新疆的实际需要展开,确保办学成果能够有效服务于地方发展,体现出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校训精神与新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爱国守边的精神品质是相通的,易于引起广大师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2.与国家战略和时代呼唤的同向同行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完美契合了这一时代强音。

  • “自强不息”契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必须依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作为一所以“科技”命名的高校,自然要将“自强不息”作为激励师生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的内在驱动力。
  • “求真务实”呼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校训倡导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素养。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在未来岗位上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落实。
  • 服务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校训精神有助于培养政治上可靠、专业上过硬、作风上扎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践行校训,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成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因此,新疆科技学院的校训不仅是一所大学的自我要求,更是其对国家命运和时代召唤的积极回应,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


四、 校训的践行载体与未来展望

校训的价值在于践行。新疆科技学院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将“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到实处,并展望其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1.主要的践行载体与途径

  • 教育教学主渠道:将校训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自强”精神、“求真”态度和“务实”作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师资培训、考核评价等方式,引导教师成为校训的模范践行者。
  • 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重要仪式,以及学术讲座、文化沙龙、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宣讲和弘扬校训精神。建设蕴含校训元素的校园景观,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 管理制度建设:将校训精神体现到学校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和行为规范中,形成激励自强、鼓励求真、崇尚务实的制度环境。


2.对未来发展的指引与展望

面向未来,新疆科技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校训“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将继续作为宝贵的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引领学校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学校应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这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在“求真务实”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应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新疆实际办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式发展,确保办学质量和社会贡献度持续提高。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具备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和实干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校训的内涵也将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但其核心精神——那种奋发向上的斗志、那种尊重真理的态度、那种脚踏实地的作风——将历久弥新,永远照耀着新疆科技学院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科院人为实现个人理想、推动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校训的历史,将由全体师生共同续写,在未来的岁月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669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59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