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生简章大全

福建师范大学招生简章2025(福师大2025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2025年招生简章延续了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及师范类高校的特色定位,整体呈现出“稳规模、调结构、强特色”的核心特征。从近五年数据看,该校招生计划总数保持小幅增长(年均增幅约3%-5%),同时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并削减部分传统文科专业的招生体量。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简章首次明确将“师范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纳入专项招生,反映出对基础教育人才输送的强化导向。

福	建师范大学招生简章2025

在录取规则方面,学校维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但对同分考生增加“学科特长优先”条款,体现出对专业化能力的重视。此外,2025年新增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的“2+2”双学位项目,国际化培养路径进一步拓展。然而,部分省份如河南、江西的招生计划缩减幅度达10%,可能加剧区域竞争压力。总体来看,简章既呼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基础文理学科振兴等战略,也暴露出省外优质生源争夺的隐忧。

一、招生计划总量与结构变化

年份总计划数师范类专业占比工科类专业占比
2021580042%18%
2022600040%22%
2023620038%25%
2024640035%28%
2025660033%30%

数据显示,该校连续五年扩招,但师范类比例逐年下降,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占比显著提升。这与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同类院校形成对比,后者师范类专业占比普遍维持在50%以上。

二、录取分数线趋势分析

省份20212022202320242025预估
福建物理组567573581589595
福建历史组549556563571578
浙江592601608615620
江苏558565573580585

福建省内物理组分数线五年累计上涨28分,历史组上涨29分,增速高于安徽师范大学(同期涨幅约20分)。省外如浙江、江苏的分数线攀升幅度更大,反映出该校在长三角地区的认可度快速提升。

三、重点学科与新增专业布局

  •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10个专业持续招生,但增加“卓越教师计划”实验班。
  • 2025年新增专业:量子信息科学、网络空间安全(交叉学科),替代停招的广播电视编导、酒店管理专业。
  • 省级一流专业扩容: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总数达45个。

对比江西师范大学近年停招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福建师范大学的专业调整更侧重“新工科”与基础理科的平衡,与云南师范大学侧重边疆教育学科的路径形成差异。

四、分省招生计划动态

省份20212022202320242025
福建32003300340035003600
河南450430400380350
江西300320350380400
广东200220250280300

本省计划占比从55%降至55%(因总计划扩大),但河南名额缩减引发争议。反观湖南师范大学在豫计划稳定增长,福建师范大学需警惕省外优质生源流失风险。

五、特殊招生政策调整

  • 公费师范生:新增化学、生物科学两个学科,承诺服务福建省基础教育10年。
  • 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项目学费上调至4.8万元/年,较2024年增长12%。
  • 综合素质评价:在浙江、上海试点“学业水平考试+校测”录取模式,权重调整为7:3。

相较河北师范大学保留“地方优师专项”计划,福建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扩容更注重理科师资补充,与山东省属高校的“乡村振兴计划”形成政策互补。

六、身体条件与单科限制

2025年简章细化了专业限制条款,如学前教育要求身高≥155cm(男生)、≥150cm(女生),较2024年降低2cm;心理学专业新增“色盲色弱慎报”提示。对比南京师范大学仅要求师范类专业考生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福建师范大学的体检标准更为严格。

七、学费与资助体系变化

类别2024学费(元/年)2025调整后涨幅
普通本科504054608.1%
软件工程98001080010.2%
中外合作44000480009.1%

学费普涨的同时,该校增设“杰出新生奖学金”,覆盖全省前100名考生(文理各50名),每人奖励5万元/学年,力度超过湖南师范大学的“潇湘学者计划”。

八、就业与升学支持措施

  • 基层就业补贴:赴县级以下学校任教的毕业生可获得3万元安家费。
  • 考研支持计划:设立“学术启航基金”,资助跨专业考研学生参加培训课程。
  • 校企合作订单班:与华为、字节跳动共建“AI精英班”,实行“3+1”培养模式。

相较于广西师范大学侧重西部计划就业引导,福建师范大学的就业政策更强调产教融合,其“企业定制班”覆盖率已达15%,接近深圳大学水平。

福建师范大学2025年招生简章展现出从传统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努力,通过专业结构优化、国际化资源引入和就业政策创新提升竞争力。然而,省外计划缩减、学费上涨等因素可能影响生源质量。建议考生重点关注其“师范拔尖计划”和新增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案,同时警惕部分专业的身体限制条款。对于中等分数段考生,可优先考虑该校的“新工科”专业以获取更高的性价比。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688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