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沈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沈阳职业技术学校)

沈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沈阳职业技术学校)是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该校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三大专业集群。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万人,教职工总数突破6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70%。通过与宝马、新松机器人等2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形成“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立的沈阳机械工业技工学校,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东北振兴战略”,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体系。目前开设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等28个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12个。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3-2004机械工业技工学校阶段累计培养技术工人1.2万名
2005-2010高职院创建与专业拓展新增专业15个,校企合作企业达50家
2011-2020示范校建设与国际化探索引进德国双元制课程,建立海外实训基地3个

专业布局与教学特色

学校采用“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商贸、智慧交通三大专业群。教学体系融入“1+X”证书制度,开发校本教材45部,其中《工业机器人编程实务》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超2亿元,建成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跨境电商虚拟仿真中心等6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CAD/CAM、液压传动、精密测量五轴加工中心操作、逆向工程建模
工业机器人PLC控制、伺服系统调试、视觉识别ABB机器人码垛工作站、协作机械臂编程
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数据分析直播电商实战、跨境电商平台运营

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进企业技术骨干87人,培育省级教学名师9人、市级专业带头人15人。教师团队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改课题34项,开发实用新型专利27项。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46个,其中“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优化”项目实现技术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正高级职称9816.3%
副高级职称18330.5%
双师型教师43272%

校企合作与就业质量

创新“厂中校、校中厂”合作模式,与华晨宝马共建“BMW英才培养基地”,与东软集团联合开设“订单班”。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7%,本地就业占比68.4%,平均起薪较全省中职院校高18%。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创业率从2018年的3.2%提升至2022年的6.8%。

指标2020届2022届
就业率96.8%98.5%
对口就业率89.2%92.7%
平均起薪(元)43205180

校园建设与学生发展

主校区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运动场、智慧图书馆和创客空间。学生社团达45个,年均开展技能竞赛6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项247人次。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生通过技能证书置换课程学分,近三年非全日制学历继续教育参与率达34.6%。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3万人次,为沈鼓集团等企业定制员工提升方案。承担辽宁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开发养老护理、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培训包12个。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在线课程资源,覆盖中小微企业员工2.4万人。与辽宁工业大学联合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输送优质生源320人。

沈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格局。其“岗位导向、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中具有示范意义。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学校正着力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学院,有望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领域实现新突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23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66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