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青海技术学校(青海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技术学校(青海职业技术学校)是青海省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依托青海省资源型产业和特色经济需求,构建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尤其在盐湖化工、新能源、藏区文化旅游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实训设施覆盖率、校企合作深度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均位居省内前列。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累计为盐湖工业、光伏产业输送技术人才超万人,成为支撑青海“四地”建设(清洁能源高地、生态高地等)的重要人才基地。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青海技术学校成立于1978年,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园占地450亩,设有盐湖化工、光伏发电、藏绣艺术等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其中盐湖化工实训中心为省级共享型实训平台。学校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黄河水电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模式。

指标青海技术学校青海另一职业院校A全国中职平均水平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126家(含盐湖股份、丽豪半导体等)89家约60家
实训设备总值1.2亿元(含光伏模拟系统、盐湖分析实验室)8000万元3000万元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78%(盐湖化工专业达92%)65%52%

专业布局与产业适配性分析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围绕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清洁能源”“高原农牧业”三大战略板块。例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对接盐湖提锂产业链,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服务海南州光伏产业园。2023年新增藏药炮制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专业,响应国家公园省建设需求。

专业群核心专业对应产业就业对口率
盐湖化工类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盐湖提锂、钾肥生产91%
新能源类光伏材料制备、风电设备维护光伏电站、装备制造88%
藏区文化类唐卡绘制、藏绣工艺文旅产业、非遗传承75%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2个月企业实践。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聘请盐湖集团工程师、热贡艺术大师等兼职教师42人。开发“盐湖化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高危工艺实操难题,该成果获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类别青海技术学校省内本科院校B东部职教集团C
双师型教师比例68%45%82%
企业兼职教师数量42人(含5名省级工艺大师)18人120人
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数15门(含盐湖电解工艺VR课程)8门25门

在办学成效方面,学校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47项,其中盐湖化工技能竞赛金牌数连续三年居西北地区首位。毕业生创业率达8.3%,显著高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尤其在牦牛绒纺织、枸杞深加工等特色领域涌现多个创业典型。

当前,学校正面临新能源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向高端化转型等挑战。未来需强化与青海大学盐湖学院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模式,同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盐湖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巩固在高原特色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413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3.2065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