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广西师范大学排名-广西师大排名

一、广西师范大学排名综合阐述

广西师范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全国排名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该校位列全国第236名,较2019年提升42位,在师范类院校中稳居前15%。从学科特色看,教育学、文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评级,进入全国前20%-30%行列。

广	西师范大学排名

纵向对比显示,学校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仅有1个B类学科,至2023年已发展为3个B+学科(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7个B-学科。在软科2023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名,较五年前上升9位。这种进步与"双一流"建设经费投入增长300%、高层次人才引进规模扩大密切相关。

横向对比区域内高校,该校在广西高校中稳居前三甲,与广西大学形成"综合+特色"的互补格局。在师范教育领域,其排名紧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之后,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中首次进入全国百强,标志着理学学科的快速崛起。

国际影响力方面,学校与30余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QS亚洲大学2023排名中位列600强。其东盟教育研究中心已成为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智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教育人才超2000人。这种特色化发展路径使其在东南亚教育合作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二、广西师范大学地址及交通详情

类别详细信息
校区地址主校区: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雁山校区: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漓江学院(独立学院):广西桂林市栖霞路8号
地理优势坐落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区,距离漓江2公里、象鼻山景区5公里,周边分布12所高校形成桂林高校集群
交通网络
  • 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距主校区35公里,机场大巴直达
  • 铁路:桂林站(高铁枢纽)距主校区8公里,桂林北站距12公里
  • 公交:16条线路覆盖,其中6路/10路/30路直达火车站
  • 地铁:规划中的桂林轨道交通2号线将在育才路设站
校园面积三校区总面积310公顷,主校区保留民国时期建筑群,雁山校区为现代化智慧校园

学校地处桂林市核心教育圈,与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形成产学研联动。校园内设有桂林公交IC卡充值点、共享单车停放区,周边商业配套包含万达广场、万象城等大型商圈。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桂海碑林等文化景观,使校园成为"学在山水间"的典型代表。

三、广西师范大学官网功能解析

官方网站(www.gxnu.edu.cn)采用响应式设计,日均访问量超10万次。首页设置六大门户入口:招生就业、教务管理、国际合作、科研服务、图书资源、校园服务。特色功能包括:

  • 智能导航系统:输入关键词可跨部门检索信息,如"奖学金申请"自动关联学生工作处、财务处等多部门内容
  • 虚拟校园体验:3D全景展示教学楼、实验室,支持VR设备访问
  • 数据可视化平台:实时更新师资结构、科研产出、就业质量等关键指标
  • 多语种服务:提供中、英、泰、越四种语言版本,东盟专栏含留学生专属服务通道

官网深度整合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可一站式完成选课、成绩查询、四六级考试报名等操作。国际交流板块详细列示与海外47所合作院校的双学位项目、交换生计划。值得关注的是"师大云盘"服务,为师生提供5TB免费存储空间,支持教育大数据资源共享。

四、学校属性与大专教育的本质区别

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这与大专院校存在根本性差异:

对比维度广西师范大学(本科)大专院校
学制4年制为主,医学类5年2-3年制
学位授予颁发学士学位证书仅发毕业证书
培养目标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专业技能培训+顶岗实习
升学路径可直接报考研究生需通过专升本考试

从学历认证角度看,本科毕业证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中享受全日制本科学历待遇,而大专学历通常仅限基层岗位。学校作为"推免研究生"资格院校,每年保送名额占应届毕业生3%左右,这是大专教育完全不具备的升学通道。

五、热门专业与就业深度分析

专业名称2019就业率2023就业率主要就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92.3%95.7%教育机构/公务员/新媒体运营
数学与应用数学89.4%94.1%数据分析/金融行业/科研院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4.8%97.2%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研发/通信工程
学前教育96.1%98.3%公立幼儿园/早教机构/教育管理机构
旅游管理85.2%91.5%文旅部门/景区管理/会展策划

5.1 就业情况演变

  • 师范类专业持续领跑,学前教育专业连续5年就业率超95%,主要受益于"二孩政策"带来的师资缺口
  • 工科专业转型成效显著,计算机专业通过增设"华为ICT学院"定向班,就业对口率提升27%
  • 文科专业拓展新赛道,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新媒体运营比例从2019年12%增至2023年38%

广	西师范大学排名

5.2 未来就业前景

  • 教育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中小学教师需求年增8%,私立教育机构提供差异化竞争岗位
  • 计算机类: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创造日均3000+岗位需求,学校与腾讯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 文旅类: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带动会展经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参与东盟旅游合作项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3839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2.0968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