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青江路中段,是川南地区重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校区占地814亩,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开设电子信息、护理、新能源等48个高职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校区构建了"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方、协鑫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形成"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位列前茅。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校区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乐山财贸学校,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定位于培养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58-1998 | 中等专业教育阶段,开设财会、商贸类专业 |
1999-2001 | 筹建高职院校,新增计算机、电子类专业 |
2002-2015 | 省级示范高职建设期,形成"工学六融"培养模式 |
2016-至今 | 国家骨干高职建设期,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专业群 |
二、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
校区建有8大实训中心,其中智能工厂实训中心投资1.2亿元,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图书馆藏书78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2个,在川南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类别 | 主校区 | 四川同类院校均值 |
---|---|---|
占地面积 | 814亩 | 680亩 |
实训设备值 | 2.3亿元 | 1.8亿元 |
生均图书册数 | 65册 | 52册 |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现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开发活页式教材42部,其中《光伏系统设计与实施》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 国家级骨干专业:护理、应用电子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
- 省级重点专业群:新能源装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
- 校企共育课程占比达65%,引入华为ICT、京东物流等认证标准
四、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4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72%。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专家160人。
指标 | 主校区 | 全国高职均值 |
---|---|---|
师生比 | 1:19 | 1:22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81% | 65% |
企业实践教师年均时长 | 42天 | 28天 |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78%,本地就业占比41%。
- 重点合作企业:通威太阳能、峨眉山药业、京东方科技
- 典型就业领域: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
- 创业孵化基地年均培育项目30个,带动就业200余人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纵向科研经费3800万元,承担市级以上项目142项。技术服务中心年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余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1.2万人次。
年度 | 科研经费(万元) | 技术交易额(万元) |
---|---|---|
2019 | 680 | 320 |
2020 | 760 | 410 |
2021 | 820 | 530 |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认证标准。每年选派50名学生赴海外研修,接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年均30人。
- 国际合作项目:中德诺浩汽车班、中韩医美护理班
- :西门子自动化班、施耐德电气班
- 开发国际认证课程12门,双语教学课程覆盖率达35%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化发展不足、高端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计划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引育领军人才等措施,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3个,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突破千万元。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经过二十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