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树风职业技术学院(泸州树风职院)

泸州树风职业技术学院(泸州树风职院)

泸州树风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长江与沱江交汇处的泸州市。学院以“树德立人、技风致远”为校训,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逐步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办学模式。截至2023年,学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与泸州老窖、华为泸州基地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在川南地区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泸	州树风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泸州市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作为泸州市属公办高校,学院定位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对接白酒产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区域支柱产业。

时间重大事件发展目标
2012-2015完成高职院校基础建设,设立6个二级学院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2016-2020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酿酒技术)打造“白酒+”特色专业链
2021-至今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技术技能创新中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形成“4+X”专业集群,其中酿酒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公共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50%,实践课程占比不低于40%。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实训基地数量
白酒产业酿酒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泸州老窖、郎酒集团8个校内实训车间
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华为泸州基地、长江机械3个省级实训基地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腾讯泸州数据中心、阿里云伙伴企业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截至2023年,学院共有教职工4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8%,“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72%。通过实施“教授工程”“企业导师互聘计划”,累计引进行业专家42人,组建了白酒酿造、智能装备等5个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2020年数据2023年数据增长率
正高级职称86人128人49%
企业兼职教师94人156人66%
省级教学名师3人7人133%

四、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院构建“三级递进”实践体系: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与泸州国家高新区共建“厂中校”3个,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27门,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超5000人次。

  • 典型合作项目:与泸州老窖共建“浓香型白酒酿造实训中心”
  • 订单培养规模:2023年订单班覆盖12家企业,人数达680人
  • 技术服务平台:年均完成企业横向课题30项,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超千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7%,本地就业占比68%,专业对口率82%。通过“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学生人均获得1.3张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创业率由2018年的1.2%提升至4.5%,孵化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9项。

指标2021届2022届2023届
就业率95.8%96.2%96.7%
国企就业比例18%21%24%
专升本录取率12%15%18%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累计立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27项,获授权专利83件。依托“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固态发酵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万人次,涵盖白酒品鉴、智能制造等紧缺领域。

  • 代表性成果:研发“白酒智能化酿控系统”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技术交易: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1200万元
  • 社区服务: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开展电商培训68场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德智能制造”等国际合作项目。累计选派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126人,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认证标准12项。

项目类型合作国家/地区年度参与学生数
学分互认马来西亚英迪大学45人
海外实训泰国清迈大学32人
师资培训澳大利亚TAFE学院28名教师

八、挑战与未来发展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与产业需求匹配度待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压力大等挑战。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学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建设白酒产业学院、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现省级“双高计划”建设突破。预计到2025年,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示范高校。

泸州树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区域办学特色。未来需进一步聚焦数字化转型,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