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大山铺旅游职业高级中学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旅游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自贡市大山铺镇,依托自贡"盐龙灯"文化资源和川南旅游区位优势,构建了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创建于1985年,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酒店运营等8个专业,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办学模式。通过与自贡灯贸委、蜀南文旅集团等机构深度合作,打造了"盐帮美食制作""恐龙文化研学"等特色课程,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在川南地区旅游职业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一、基础概况与核心优势
指标 | 数据 |
---|
创办时间 | 1985年 |
占地面积 | 120亩(含实训基地45亩) |
在校生规模 | 3200人 |
教职工总数 | 21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 |
重点专业 | 旅游服务与管理(省级示范专业) |
合作企业 | 58家(含4A级以上景区12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旅游+"专业集群,形成三大核心方向:
- 传统服务类: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酒店管理
- 文化创意类:非遗技艺传承、数字文旅运营
- 新兴技术类:智慧景区管理、旅游电子商务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研学旅行设计、景区数字化运营 | 导游资格证(通过率78%) |
中餐烹饪 | 盐帮菜制作工艺、食品雕刻 | 中式烹调师(高级) |
数字文旅运营 | 短视频创作、大数据分析 | 新媒体运营师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硕士以上学历 | 42人 | 24% |
行业专家兼职教师 | 35人 | - |
高级职称教师 | 68人 | 31% |
双师型教师 | 146人 | 68% |
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实践"培养机制,近五年选派86名教师赴瑞士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机构研修,形成"理论教学-企业挂职-课程开发"三位一体成长路径。
四、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类型 | 面积 | 设备价值 |
---|
校内实训中心 | 8000㎡ | 2300万元 |
校外实训基地 | - | 涵盖1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
虚拟仿真中心 | 1200㎡ | 配备VR导游实训系统 |
与自贡恐龙博物馆共建"情景化教学场馆",学生可直接参与景区讲解、研学活动策划等真实项目,实现"课堂-景区"无缝衔接。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现代学徒制:与自贡汇东大酒店等企业联合招生,采用"1.5年在校+1.5年轮岗"培养方式
- 订单班培养:为中国死海景区定向培养水上运动指导员,年输送量达60人
- 双创孵化:设立"盐都文旅创客空间",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7个
六、就业质量分析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平均起薪 |
---|
2021 | 96.2% | 89.5% | 3820元/月 |
2022 | 95.7% | 87.3% | 4050元/月 |
2023 | 96.8% | 92.1% | 4280元/月 |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旅游景区(38%)、星级酒店(27%)、旅行社(19%)、文化传播公司(16%),形成"基础服务-管理岗位-自主创业"的递进式发展通道。
七、社会服务能力
- 年培训社会人员超3000人次,开展"盐工文化讲解员""川菜厨师"等专项培训
- 承接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志愿服务,累计派遣学生志愿者4200人次
- 开发《自贡冷吃兔制作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参与编写省级旅游类教材3部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挑战领域 | 具体表现 | 应对措施 |
---|
数字化转型 | 虚拟仿真设备更新滞后 | 建设AR景区导览实训室 |
产教融合深度 |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低(仅45%) | 推行"企业课程总监"制度 |
区域竞争压力 | 周边市州同类院校生源争夺激烈 | 打造"盐龙灯"文化IP专业群 |
学校正通过建设"川南文旅产教联合体"、申报国家级旅游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举措,着力提升办学能级。未来计划引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前沿专业,构建"陆海空"立体化旅游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