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遂宁市一所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立足船山、服务产业、赋能发展”为办学定位,围绕地方经济需求开设专业,注重产教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尤其在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区域影响力。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资源投入,学校在高端实训设备、校企合作深度、升学渠道拓展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总体来看,该校是遂宁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追求技能就业或对口升学的学生选择。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6年,前身为船山区职业中学,2018年经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后更名为现名。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40人。学校配备机械加工、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等实训室28间,建有汽修实训中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特色场馆。
指标 | 数据 |
---|---|
创办时间 | 1986年(改制) |
校园面积 | 120亩 |
在校生规模 | 4200人 |
教职工人数 | 240人 |
实训设备总值 | 约3800万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15个中职专业,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四大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模块+技能拓展”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
装备制造类 | 数控技术应用 | 机械制图、数控编程、CAD/CAM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搭建、服务器配置、网络安全 |
财经商贸类 | 会计事务 | 会计实务、电算化、税务基础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5%,“双师型”教师占比40%。近年来通过“校企互聘”引入企业技术骨干12人,组建了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校本教材12本,与京东、比亚迪等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18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49人 | 25% |
双师型教师 | 79人 | 40% |
企业兼职教师 | 12人 | - |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遂宁经开区、射洪锂电产业园等区域产业集群建立深度合作,与12家企业签订“订单班”协议,年输送实习生超800人次。共建“比亚迪智能制造学院”“京东电商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近三年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5%,本地就业占比68%,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升学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75%以上,对口升学院校包括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3人次,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奖项5项。
六、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
学校实行“军事化+学分制”管理模式,推行“五育并举”评价体系。设立“工匠之星”“创业先锋”等荣誉评选,组织技能节、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4人,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导师”三级辅导机制。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连续五年低于0.3‰。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学校承担遂宁市“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与遂宁市总工会共建“职工技能提升中心”,开展电工、焊工等认证培训。牵头成立川中南职业教育联盟,覆盖12所中职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库课程86门。
八、发展瓶颈与未来规划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生均实训设备值低于全省中职均值15%,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滞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足;本科升学通道较窄。根据《遂宁市“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学校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力争2025年前创建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匹配度较高,校企合作模式初具成效,但在资源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仍需突破。对于考生而言,该校适合希望掌握实用技能、实现本地就业或升入优质高职的学生选择,建议结合个人职业规划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