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双流建筑职业技术学校是西南地区建筑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绑定。学校以“建筑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施工、设计、造价、装饰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与四川省“天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战略形成紧密呼应。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中国五冶、四川华西等龙头企业,凸显出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
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突出“场景化教学”理念,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等12个现代化实训室。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5%,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400课时,形成“理论+项目”的教学模式。在2023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维项目获一等奖,实现该赛项历史性突破。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与32家建筑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定制培养“现场工程师”超过600人。其“岗课融通”课程体系被纳入住建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试点项目,成为西部建筑职教改革的标杆案例。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双流县建筑工程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专,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培养建筑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年份 | 重大发展节点 | 办学成果 |
---|---|---|
2008-2012 | 完成中专资质升级 | 获评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
2015-2018 | 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 | 与中铁二局共建订单班 |
2020-2023 | 申报建筑类“双优计划” | 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技术、工程造价等7个建筑类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式,引入1+X证书制度,将BIM建模、装配式施工等新技术融入教学。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建筑工程施工 | 工程测量、施工组织管理 | 二级建造师(助理级) |
建筑装饰技术 | 3DMAX、软装设计 | 室内设计师资格证 |
工程造价 | 工程量清单计价、广联达实操 | 建设工程造价员证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5%。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校企共建活页式教材12本,实训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
双师型教师 | 140人 | 75% |
企业兼职教师 | 65人 | 35% |
高级职称教师 | 59人 | 32% |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中建西部建设、成都建工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施“3+2”中高职衔接培养。近五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次,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15项,技术成果转化收入超500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7%,专业对口率89.3%。升学渠道畅通,高职单招录取率82%,其中进入“双高计划”院校占比38%。毕业生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达2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9个,形成“教学-竞赛-创新”良性循环。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年均开展建筑类职业培训超万人次,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项目,与德国IB集团共建装配式建筑实训中心,开发国际认证课程6门。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布局
面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学校正推进“BIM+智慧工地”实训室建设,计划三年内投入2000万元升级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启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拟与重庆建筑职院共建跨区域教学资源库。
四川省双流建筑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建筑类专业生态体系。其“岗课对接、育训结合”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职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但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与头部企业的联合研发能力,探索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新路径,持续巩固西南地区建筑职教领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