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郫县三道堰职业学校(郫都三道堰职校)

郫县三道堰职业学校(郫都三道堰职校)

郫县三道堰职业学校作为成都市郫都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围绕“乡村振兴”与“产教融合”两大核心战略,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文旅服务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学校依托三道堰镇“天府水乡”的地理优势,深度对接川菜产业、水利生态、乡村旅游等区域经济需求,形成“校地共生、产教互促”的办学模式。近年来,通过引入“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省级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持续提升,尤其在川菜烹饪、水利技术等领域成为区域人才供给的重要源头。然而,在数字化转型与跨区域竞争力方面,仍需突破传统职教模式的局限,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应对产业升级需求。

郫	县三道堰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郫县三道堰职业学校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郫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迁址至三道堰镇并更名为现名,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立足郫都、服务成都、辐射成渝”,聚焦“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双核驱动,形成“农业技术、水利工程、旅游服务”三大专业群。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成果
2008-2012迁址扩建,增设水利专业获评市级示范校
2015-2018创建省级实训基地(川菜工艺)承办四川省职业技能大赛
2020-2023开设“智慧农业”新专业与华为合作建设ICT实训室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中职专业12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传统技艺+新兴技术”的复合结构。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模式,例如川菜专业增设电商营销课程,水利专业融入智慧水务技术。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川菜烹饪非遗技法、餐饮管理、食品营养川菜厨师证(中级)
水利工程水文监测、生态修复、BIM建模水利工程员(高级)
旅游服务导游实务、民宿运营、研学课程设计导游资格证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聘请行业导师38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有川菜文化传承中心、智慧农业实训园等特色场所,数字化教学覆盖率达70%。

指标数值对比全省中职均值
师生比1:151:18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2%25%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26%15%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豆瓣股份、蜀之源酒业等23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班+学徒制+产业学院”多元模式。例如与三道堰景区管委会共建“乡村旅游学院”,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 合作企业类型:食品加工(45%)、文旅服务(30%)、生态农业(25%)
  • 近三年订单培养人数:2021级120人、2022级150人、2023级180人
  •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累计超800万元(含水利模型实验室全套设备)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2%。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提升至18%,较五年前增长10个百分点。学校被纳入“天府工匠”培养计划,多名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

年份升学率本地就业率创业率
201912%68%3%
202115%71%4%
202318%72%5%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2项。主导制定《川菜标准化制作规范》等地方标准,为郫县豆瓣非遗技艺传承提供人才支撑。

  • 技术帮扶项目:指导32个家庭农场实现智能化改造
  • 社区教育覆盖:年培训失地农民1200人
  • 国际合作:与法国拉罗谢尔 culinary school 开展川法美食交流

七、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生源质量波动、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等问题。但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学校正争取纳入“西部职教高地”重点项目,拟建设数字农业产业学院,拓展无人机测绘、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专业。

八、未来战略规划

到2025年,计划实现“三个转型”:从传统技艺传承向数字技术应用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从区域职校向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转型。重点建设“川菜大师工作室”“智慧水务大数据中心”等标志性项目。

郫县三道堰职业学校通过二十年深耕,已形成“职教+产业+文化”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其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办学等方面加速突破,以应对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