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卫生学校

贵阳有哪些卫校是大专(贵阳大专卫校有哪些?)

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教育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以公办为主体、民办协同发展的大专层次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目前经教育部备案的正规大专卫校共有4所,其中3所为公办院校,1所为民办院校,均具备医学类相关专业招生资质。这些院校普遍开设护理、药学、医学技术等核心专业,与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从办学历史来看,公办院校平均建校时间超过20年,积累了深厚的教学底蕴;民办院校虽起步较晚,但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快速形成特色。各校在实训设施投入上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医学类高职院校标准,部分院校配备模拟病房、急救实训中心等先进教学场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大专卫校均与贵州省卫健委建立人才输送机制,近3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一、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该校是贵州省唯一以护理命名的公办医学类高职院校,前身可追溯至1939年成立的贵阳市医事职业学校。现拥有观山湖校区、花溪校区两大教学基地,占地总面积478亩。

核心指标具体内容
省级重点专业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
实训中心配置虚拟仿真手术室、智能养老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基地
合作医疗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
毕业生执业资格通过率护理专业达91.3%(2023年数据)

特别设立"山地紧急医学救援"特色课程模块,配备价值800万元的灾害医学模拟教学系统。近三年累计为全省基层卫生院定向培养627名全科医学人才,获贵州省卫健委专项表彰。

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2017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医学类高校,坐落于黔东南州凯里市,占地面积600亩,是省内首家聚焦大健康产业的专业院校。

核心指标具体内容
新兴交叉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大数据管理
产教融合项目与国药集团共建中药产业学院、与微医集团共建互联网医疗实训中心
民族医药特色开设苗药制剂、侗医理疗等民族医学选修课程
双创孵化成果学生创业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17项,涉及医疗器械研发、康养服务等领域

创新实施"1+X"证书制度,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成为贵州省首批"康养结合"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三、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由多所卫校合并组建的公办医学专科院校,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承担着贵州省西部基层医疗人才培育重任。

核心指标具体内容
基层医疗定向专业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方向)、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方向)
教学医院网络覆盖毕节市7个区县的12家二级以上医院
贫困生资助比例建档立卡学生占比达38%,享受学费减免+生活补助政策
继续教育通道与遵义医科大学联办专升本函授站,年均升学人数超200人

重点打造"高原医学"特色方向,建设低氧环境模拟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贵州高原地区疾病防治。近三年为乌蒙山区定向输送基层医疗人员1200余名。

四、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医学类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开创贵州省医养结合型高校先河。主校区位于清镇职教城,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核心指标具体内容
本科衔接专业护理学(本科)、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
国际认证项目澳大利亚养老护理三级证书、日本介护福祉士资格认证培训
智慧康养设施配备VR康复训练系统、智能健康监测手环、远程诊疗教学平台
订单培养企业泰康之家、贵州百灵集团、美年大健康等23家机构

率先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认证"三维培养体系。投资1.2亿元建设康养实训大楼,内设适老化公寓、水疗中心等真实场景教学区。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医疗企业比例达15%。

通过对四所院校的深度对比可见,公办院校侧重基础医疗人才培养,民办院校更注重高端康养服务人才培育。在专业设置上,护理类专业仍是各校核心支柱,但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的健康大数据管理、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的智能健康监测等新兴专业开始涌现。实训资源配置方面,公办院校依托财政支持形成规模优势,民办院校则通过产教融合引入前沿技术设备。就业导向上,毕节医高专坚守基层医疗阵地,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瞄准高端康养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随着贵州省"健康贵州2030"规划推进,各校在民族医药传承、山地紧急医学、智慧养老等领域的特色化探索将持续深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2041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8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