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幼儿师范院校(以下简称“乌幼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全疆尤其是南疆地区输送双语幼儿教师的重要使命。作为一所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专科院校,其以“立足新疆、服务基层、突出双语、强化实践”为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融合艺术教育、语言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该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了“校-园-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新疆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受限于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流失等问题,其发展仍面临挑战。
历史沿革与定位
乌幼师前身为1965年创建的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2012年经自治区批准转型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新疆首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师范院校。学校现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新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核心定位为“培养政治可靠、双语兼通、艺教特长的基层幼儿教师”。
时间 |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
1965-2000年 | 师范教育探索期 | 开设中文、数学等基础文理学科,初步形成师范办学框架 |
2001-2012年 | 转型筹备期 | 增设音乐、舞蹈等幼教相关课程,启动双语教学改革 |
2013年至今 | 特色化发展期 | 获批学前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成南疆教育实习基地集群 |
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8个专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通过“汉语+维语+专业技能”三维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双语能力与保教技能。例如,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中,要求学生同步编写国家通用语和维吾尔语双语教案。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学前教育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创设指导、双语教学法 | 幼儿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二级甲等 |
音乐教育 | 幼儿歌曲创编、民族乐器演奏、儿童舞蹈编排 | 声乐八级、钢琴四级 |
美术教育 | 儿童绘本创作、手工材料应用、环境创设设计 | 素描六级、色彩构成认证 |
就业与区域服务
乌幼师毕业生主要面向新疆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幼儿园,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学校通过“订单式培养”与喀什、和田等地教育局合作,定向输送教师。例如,2022年为阿克苏地区培养的230名毕业生中,97%进入乡村幼儿园任教。
年份 | 毕业生总数 | 南疆就业占比 | 双语岗位比例 |
---|---|---|---|
2019 | 892 | 78% | 65% |
2020 | 945 | 82% | 71% |
2021 | 1023 | 85% | 74% |
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
学校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专业化场所,配备诺伊曼数码钢琴、交互式一体机等设备。图书馆藏有维吾尔语幼教文献3.2万册,开发了《新疆本土游戏资源库》等数字资源。此外,与乌鲁木齐市30所幼儿园共建实践基地,实现“一周在校学习、一周园所实践”的交替教学模式。
横向对比分析
以下对比乌幼师与内地两所幼师院校的核心指标差异: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双语课程占比 | 企业合作数量 |
---|---|---|---|
乌鲁木齐幼儿师范 | 专科 | 45% | 43家(含南疆教育机构)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 专科 | 15% | 68家(含国际幼教集团)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 | 28% | 52家(长三角为主) |
数据表明,乌幼师在双语教育、区域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高层次校企合作、国际化资源引入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其“扎根边疆”的办学路径既响应了新疆学前教育需求,也面临优质师资引进困难、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等现实挑战。未来需在巩固双语特色基础上,加强与东部高校的对口支援,探索“援疆教师+本地骨干”协同发展机制,以持续提升服务新疆学前教育发展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2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