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广元市师范学校(广元师校)

广元市师范学校是川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核心使命。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5年创立的广元官立师范学堂,历经百年发展,现已形成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体系。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在川陕甘结合部具有显著区域影响力,累计为基层教育系统输送逾万名专业人才。

广	元市师范学校

学校现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五年制大专与三年制中专并行的培养体系。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构建了"理论+实践+艺术"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其二,与广元市200余所中小学建立实习联盟,形成"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其三,在川东北地区首创"非遗文化进课堂"项目,将蜀绣、麻柳刺绣等传统技艺融入美育课程。

当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新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待提升,智慧教室覆盖率仅45%,低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二是专业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非师范类专业占比不足10%。但凭借深厚的师范教育积淀,学校在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评估中连续三届位列前五,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发展历经三个关键阶段:1938年西迁时期形成"抗日报国"办学传统,1952年改制为师范专科学校奠定基础,2000年转型中等职业学校后确立"服务基层教育"新方向。当前定位为"川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重点面向秦巴山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时间节点广元师范绵阳师范达州师范
创办时间1905年1931年1940年
办学层次中等职业(含五年制大专)高等专科高等专科
服务半径川陕甘结合部绵阳都市圈川东片区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教育等6个师范类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2个。课程体系采用"3+2"模式:3年基础课程强化师德素养,2年专业技能聚焦教学实践。特色课程包括《川北民间艺术》《乡村学校管理实务》等本土化教材。

专业类别广元师范成都师范南充师范
师范类专业数6个12个8个
非师范专业占比12%35%20%
实践课程占比45%38%40%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68人。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教师每学年完成1个月基层学校任教经历。特聘广元市教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8名,组建"名师+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

指标项广元师范行业均值优质标准
师生比1:14.81:181:15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37%28%45%
双师型教师占比62%51%65%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有数字化钢琴教室、智能录播教室等36个专项实训场所。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万册,电子资源覆盖率达70%。2021年投入1200万元升级教学设备,新增虚拟现实教研中心,实现教学场景数字化重构。

五、学生规模与质量

近三年年均招生1200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2022届学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3.6%,普通话二甲达标率98.2%。建立"红烛奖学金"制度,累计资助优秀贫困生380人次。

六、产教融合实践

与广元市教育局共建"乡村教师发展中心",年培训在职教师2000人次。推行"校-园"协同育人,与56所幼儿园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发《嘉陵江文化读本》等地域课程,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师范教育的有机融合。

七、社会服务成效

近五年开展"送教到乡"活动136次,惠及乡村教师5800余人。承办川陕甘三省交界区教师技能大赛,累计参赛教师超4000人次。开发的《地震灾区心理重建》课程被纳入四川省中小学继续教育选修课。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

当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智慧校园指数低于全省中职均值12个百分点;二是跨学科复合型师资短缺,STEM教育、融合教育等新兴领域教师缺口达40%;三是社会培训业务拓展不足,年非学历培训规模仅占成都同类院校的1/3。

学校正通过三项举措破局:投资3000万元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与电子科大合作开展"AI+教育"师资轮训项目,挂牌成立川北社区教育学院拓展培训版图。这些战略调整将助力学校从传统师范院校向现代教育服务综合体转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79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7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