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重庆技术学校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地址在哪里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综合评述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坐落于重庆市巴南区道角横石村76号‌。作为解放后西南地区首批建立的技工学校之一,该校始终以培养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以工模具及注塑、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为特色的教学体系‌。学校依托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资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该校通过参与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项目,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与校企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学校基础信息与地址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道角横石村76号,是经重庆市教委批准的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隶属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体系,共享其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形成“一校两牌”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面积约80亩,配备数控加工中心、电子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可容纳在校生3000余人‌


二、公立属性与办学特色

作为公立学校,该校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学费标准低于民办院校,且设有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办学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历史积淀深厚‌:西南地区最早的技工教育机构之一,拥有70余年的机械类人才培养经验‌
  2. 产教融合紧密‌:与长安汽车、重庆机电控股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3. 升学渠道畅通‌:毕业生可通过“3+2”中高职衔接项目升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

三、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

根据2025年最新招生计划,该校主要招生方向为:

  • 招生对象‌:初中应届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 招生规模‌:计划招收800人,涵盖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四大专业;
  • 报名方式‌:线上通过学校官网提交材料,线下至巴南校区招生办公室现场确认;
  • 录取标准‌:中考成绩达到重庆市中职录取分数线,并通过面试考核动手能力‌

四、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专业名称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校企合作企业案例
数控技术应用 数控编程与设备操作高级技工 CAD/CAM技术、数控加工工艺 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密加工 长安汽车、重庆机电集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加工与装配技术骨干 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 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技术岗 力帆集团、宗申产业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产品调试与维护工程师 单片机原理、传感器技术 消费电子、智能设备制造 华为重庆基地、京东方
工业机器人应用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运维人才 PLC控制技术、机器人操作编程 智能制造生产线运维 广数机器人、华数机器人

五、重庆地区同类型学校对比分析

表1:学校基础数据对比

学校名称 成立时间 学校性质 优势专业领域 在校人数 升学率 就业率 学费(元/年)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52 公立 机械制造、数控技术 2800 35% 93% 3200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1952 公立 数控加工、汽车维修 4500 28% 95% 3500
重庆机电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5 公立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 2100 30% 89% 3400
重庆市机电工业学校 1958 公立 农业机械、电子信息 3800 40% 91% 310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职 2000 公立 模具设计、工业机器人 1500 50% 88% 3600

表2: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对比

学校名称 国家级实训基地数量 合作企业数量 订单班比例 企业捐赠设备总值(万元)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2 18 45% 1200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3 25 60% 1800
重庆机电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 12 30% 800
重庆市机电工业学校 2 20 50% 150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职 4 35 70% 2500

表3:近三年技能竞赛获奖对比

学校名称 国家级奖项(项) 省级一等奖(项) 行业赛金奖(项) 专利申报数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3 12 8 5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5 18 15 9
重庆机电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 6 3 2
重庆市机电工业学校 2 9 6 4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职 7 22 20 12

六、竞争优劣势分析

  1. 重庆机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优势

    • 历史底蕴深厚,品牌认可度高;
    • 机械类课程体系成熟,实训设备完善;
    • 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巴南工业园,实习便利。
  2. 主要竞争对手对比

    • 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规模更大但班级人数过多导致个性化教学不足;
    • 机电工业学校‌:农业机械特色鲜明但先进制造领域投入不足;
    •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职‌:升学通道更优但中职阶段基础技能培养弱化。

七、发展建议

  1. 优化专业结构‌:增设智能制造数据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
  2. 深化产教融合‌:与重庆国际生物城合作开发生物医药设备维护方向;
  3. 提升数字化水平‌: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以适应工业4.0需求。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106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66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