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河南医专思政教育评价)

关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评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高等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呈现出鲜明的医学教育特色和时代特征。学校深刻认识到,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医学生,更是未来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因此,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格局。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实践育人方面,充分利用医学专业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医者仁心、担当奉献的精神。在文化熏陶方面,积极营造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白求恩精神等,塑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于此同时呢,学校注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思政工作队伍,并通过“三全育人”机制,形成协同效应。总体而言,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与医学人才培养规律,工作扎实、特色明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当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其教育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之中。


一、 顶层设计与工作机制: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将其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构建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协同联动、保障有力的“大思政”工作体系。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政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建立了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思政工作要求能够层层传导、有效落实。各二级学院(系)党组织具体负责本单位思政工作的组织实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制度保障,确保有效运行

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在思政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规范了工作流程,为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例如,在经费投入上,学校确保思政课建设、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专项经费足额到位,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在考核评价上,将思政工作成效作为各部门、各学院及其负责人年度考核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推进“三全育人”,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深入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所谓“全员育人”,即动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都肩负起育人职责,做到言传身教、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过程育人”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生涯,覆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育人”则强调利用好课堂、宿舍、网络、社团等各种载体和空间,实现思政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校力图打破思政教育仅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职责的局限,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二、 主渠道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医学特色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所有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确保学时学分足额到位。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医学人文精神、职业道德规范、卫生健康政策等元素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
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时,重点强化医德医风、生命伦理、医疗法规等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于此同时呢,积极开设与医学相关的思政类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如“医学伦理学”“抗疫精神与时代担当”等,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实效

为改变传统思政课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学校鼓励教师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上,教师注重结合社会热点、医学实例和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围绕医疗改革、医患关系、生命价值等主题开展课堂辩论、情景模拟、小组研讨,使思政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生动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领。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并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临床医生等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于此同时呢,严格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标准和师德要求,确保这支关键队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


三、 实践育人体系: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品格

对于医学专科学校而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奉献服务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锤炼意志品质,坚定职业信念。

(一)深化临床实习中的思政教育

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不仅是学习临床技能的关键期,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与实习医院密切合作,推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教师和医院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业务指导。带教老师不仅传授医术,更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向学生传递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学校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撰写“实习思政日记”,记录对医患沟通、医疗伦理、生命感悟等方面的思考和体会,并由导师进行评阅指导。

(二)拓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健康宣教、义诊咨询、关爱孤寡老人、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服务基层,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体会医疗卫生事业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寒暑假期间,有组织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赴农村、偏远地区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普查等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升华思想。

(三)弘扬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注重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和先进典型事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结合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深入宣传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组织学生学习白求恩、南丁格尔等医学先驱的崇高风范,参观医学博物馆、革命纪念地等,将职业精神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 文化育人与环境熏陶:营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具有医学特色、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一)打造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学校通过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医学生宣誓、医学人文讲堂、名医访谈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这些庄严的仪式和丰富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敬畏与热爱,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内化于心。加强校史馆建设,挖掘校史中的育人资源,讲述学校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校友故事,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学校主动进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推送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鼓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引导网络舆论。开展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和抵制网络谣言、错误思潮的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三)优化校园物理环境

在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例如,树立医学家雕像、镌刻医学生誓言、设置宣传栏展示学校先进典型和优秀学子风采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育人功能。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场所的文化建设,营造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浓厚氛围。


五、 队伍建设与管理服务:夯实育人工作基础

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支撑,科学的管理与贴心的服务本身也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打造专业化思政工作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严格选聘标准,加强专业培训,畅通发展渠道,落实待遇保障,努力使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于此同时呢,强调全体教职工的育人职责,特别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强化管理与服务育人功能

学校将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与细致、周到、人性化的服务相结合,在管理和服务中体现教育引导。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注重公平公正和教育意义,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后勤保障、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资助帮扶等服务部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过程中,传递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培养学生感恩、诚信、友善的品格。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立足于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崇高使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熏陶、夯实队伍基础等多措并举,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和较为扎实的成效。这一体系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信念坚定、乐于奉献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当然,社会环境、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仍需在实践中持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125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04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