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甘肃化工技术学校(甘肃化工技术学校)

甘肃化工技术学校(甘肃化工技术学校)作为甘肃省内以化工技术教育为特色的职业院校,长期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西北地区能源化工产业优势,构建了以化工工艺、装备制造、安全环保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现代学徒制、建设实训基地等举措,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新兴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学校在专业结构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化合作等方面仍需持续突破。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甘肃化工技术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省教育厅管理。学校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4200余人,教职工280人。作为甘肃省唯一以化工技术命名的职业院校,学校紧密对接省内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环保科技等支柱产业,形成“化工工艺—设备维护—智能控制—安全环保”的专业集群,其中应用化工技术化工机械维修技术两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骨干专业。

指标数值
建校时间1984年
校园面积120亩(约8万平方米)
在校生规模4200人
专任教师数量210人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
省级骨干专业数量2个
校企合作单位56家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化工产业链构建“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课程体系,开设12个中职专业和5个高职衔接方向。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通过“1+X”证书试点,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课程内容覆盖化工单元操作、DCS控制系统、设备维护等核心技能,同时增设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模块。实践教学占比达60%,建有校内实训室32间,包括省级化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化工工艺类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原理、反应器操作、分离技术化工总控工(中级)
设备维护类化工机械维修技术机械制图、钳焊工艺、设备检修维修电工(高级)
智能控制类化工仪表及自动化PLC编程、DCS系统应用、仪表调试工业自动化仪表操作证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竞赛、横向课题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拥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产业教授12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在线课程56门,其中《化工单元操作实务》获评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与兰石化、金川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年输送毕业生1000余人。

类型教师数量占比代表成果
双师型教师143人68%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2项
企业兼职教师78人28%参与开发岗位标准16项
正高级职称教师25人12%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

就业与社会服务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主要面向省内及东部沿海地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招生即招工”模式,与中石油兰州石化、甘肃银光聚银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8%。社会培训方面,年开展化工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等短期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12个。此外,学校牵头组建甘肃省化工职教集团,推动中高职衔接与资源共享。

发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面对新能源产业转型和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的双重压力,学校需在三方面重点突破: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增设光伏材料制备技术碳中和技术应用等新兴方向;二是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工厂、AI教学评价系统;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项目。同时,建议扩大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权限,建立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甘肃化工技术学校凭借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扎实的产教融合实践,已成为西北地区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未来需紧扣“双碳”目标与智能制造趋势,通过专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91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8587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