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云南国土学院思政)

关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综合评述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国土资源类专业为特色和优势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行业特色,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体系。总体来看,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体系较为完备、特色较为鲜明、实效性逐步增强的态势。学院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还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结合国土资源行业精神(如地质“三光荣”精神)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思政教育亮点,旨在培养学生既掌握精湛技艺,又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改革、网络思政创新等方面也进行了持续探索,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当然,面对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多元、需求多样的新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其思政教育工作在精准性、创新性和协同性方面仍有持续深化和提升的空间,但整体而言,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置于学院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进行系统谋划。学院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正确政治导向。
  • 健全领导体制: 学院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院上下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党委常委会、院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审定重要方案,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政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团委以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沟通情况,部署任务,协调行动,形成了育人合力。将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了责任落实。
  • 制度保障体系: 学院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思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 课程体系优化: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核心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教学方法创新: 积极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情景模拟、课堂辩论、小组研讨等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了教学时空。
  • 实践教学强化: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思政课学分体系。组织学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现代化企业、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 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单一期末试卷定成绩的模式,构建了集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实践报告)与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于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实际。


三、 主阵地拓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与细化

学院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政课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 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骨干力量,严格选聘、加强培训、完善考核、畅通发展渠道,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辅导员、班主任深入课堂、宿舍,通过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和帮扶。
  • 党团组织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展特色主题党团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共青团通过“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凝聚青年、引领青年。
  • 学生管理与服务育人: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奖助贷补、评优评先、违纪处理等工作中,体现公平公正,渗透价值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 校园文化建设: 精心打造具有国土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职业技能竞赛、人文讲座、艺术展演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涵养人文精神。


四、 特色融合: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育

紧密结合国土资源行业特色和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
  • 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 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地质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邀请行业劳模、优秀校友进校园作报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为国找矿的感人故事,组织学生到野外实训基地体验等方式,大力弘扬“三光荣”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品质。
  •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结合国土资源、测绘、珠宝鉴定、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职业道德规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实习实训中的思政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导师不仅指导学生技能操作,更注重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契约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


五、 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工作队伍能力与水平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严格按照师生比例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内培外引,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竞赛,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开展系统性的业务培训,提升辅导员在思想理论教育、党团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 全员育人意识强化: 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承担起育人责任,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六、 网络思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学院主动适应,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 网络平台建设: 依托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APP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思政专栏,推送理论文章、时事政策、校园动态、典型事迹等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 网络内容创新: 创作生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如微视频、动漫、H5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阐释理论、解读政策、讲述故事,增强网络思政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 网络舆论引导: 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澄清模糊认识,疏导负面情绪,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七、 成效与展望

通过上述系统性、特色化的努力,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向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提升,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毕业生以其扎实的技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展望未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需在不断创新中深化。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精准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需要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各育人环节的协同联动,提升整体效能。
于此同时呢,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行业进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20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3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