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湖北医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湖北医药学院思政教育)

关于湖北医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综合评述湖北医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鄂西北地区、以医学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区域性发展的需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和实践模式。总体来看,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健全,能够将价值引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致力于培养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医德、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于此同时呢,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医德医风培育方面着力甚多,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先进典型,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和新媒体环境的挑战,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度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紧密度等方面,仍存在持续优化和提升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湖北医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石作用,整体成效显著,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湖北医药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健全的领导责任体系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全校资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院系具体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这种顶层设计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权威性,避免了“碎片化”和“边缘化”的现象。

完善的制度保障网络

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方案细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
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审、干部选拔任用、学生评奖评优等环节,均将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于此同时呢,建立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师资培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有稳定的资金支持。这套制度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依据和动力。

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学校着力打破部门壁垒,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各专业学院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了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应对的工作机制。
例如,在应对重大舆情事件或开展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中,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形成合力。这种协同机制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湖北医药学院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教学内容与医学特色深度融合

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研究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法规等,将“人民健康”、“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等理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结合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阐释科学精神与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点强化医德规范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生动讲述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抗疫精神。这种融合使思政课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未来职业,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实用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创新

为改变传统思政课“满堂灌”的形象,学校积极推广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医疗热点事件、医学伦理困境进行讨论、辩论;课堂外,利用VR技术虚拟参观红色场馆,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医患沟通。这些创新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

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强化

学校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大力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比重。将实践教学纳入学分管理,组织学生赴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当地红色教育基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和志愿服务。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锤炼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志品质。


三、 “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多维渗透

湖北医药学院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所有专业课程都肩负起育人功能,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医学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讲述医学前辈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关爱患者、追求真理。
例如,在解剖学课程中强调对“大体老师”的尊重,在外科学教学中强调团队协作和责任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而是与专业教育水乳交融,形成了协同效应。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校通过专业化培训、精细化考核,提升这支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他们深入课堂、宿舍,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学业指导、困难帮扶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阵地,推送正能量内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凸显

学校精心打造具有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医学人文讲堂、名医名家报告会、解剖绘图大赛、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等。这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于此同时呢,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文明宿舍、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评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实践育人平台广泛拓展

学校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专业优势,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义诊、健康知识普及、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疫情防控)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使其在实践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 医德医风教育的特色与强化

作为医学院校,医德医风教育是湖北医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系统化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除了思政课中的相关内容,学校还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或选修课程,系统讲授医德原则、规范以及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

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熏陶

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将医德医风考核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诊疗过程中向学生示范如何尊重患者、廉洁行医。医院定期开展医德医风讲座、评比表彰活动,营造崇尚医德、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

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选树和宣传在医疗救治、疫情防控、扶贫支边等方面涌现出的优秀校友和教师典型,邀请他们回校作报告,用鲜活的事迹感染和激励学生。
于此同时呢,组织学生学习古代医家如孙思邈、现代名医如林巧稚、吴孟超等的崇高风范,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筑牢“仁爱、敬业、严谨、奉献”的职业精神根基。


五、 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关键。湖北医药学院高度重视相关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严格按照要求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师德关。通过内培外引,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理论研修、社会实践考察,鼓励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将最新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实施“名师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辅导员与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学校畅通辅导员职称职务双线晋升通道,落实相关待遇,稳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案例研讨,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样,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六、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湖北医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创新话语体系,更精准地回应“Z世代”大学生多元化的思想诉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如何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深度和广度;如何应对社会复杂思潮对医学生价值观的潜在冲击等。面向未来,湖北医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精准发力。预计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数字赋能,建强智慧思政平台,实现精准分析和个性化引导。二是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打通校内教育与临床实践育人环节,构建更为完善的医学人文培育体系。三是提升队伍能力,尤其加强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应对复杂舆情的能力。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促建,推动工作持续改进。通过不懈努力,湖北医药学院必将能更好地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患者信赖的优秀医学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41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57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