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生简章大全

山东大学易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山大易学研招简)

山东大学易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是国内人文学科领域备受关注的专项计划之一。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山东大学易学学科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形成了以周易研究为核心、兼顾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学科特色。近年来,该简章呈现出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考核体系动态优化跨学科交叉特征显著三大趋势。例如,2023年招生计划较2020年增长约15%,新增“易学与人工智能”交叉方向;复试分数线波动与国家线基本同步,但报录比持续高于人文学科均值。值得注意的是,简章中“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和“古籍数字化处理”能力要求,凸显了学科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升级。

山	东大学易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与规模趋势

年份招生计划实际录取报录比
2020121118:1
2021151421:1
2022181625:1
2023201928:1

数据显示,山东大学易学专业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达12.5%,但报录比攀升速度更快,反映学科热度持续走高。对比同类高校,清华大学易学方向2023年仅招收5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12人,山大在保持适度规模扩张的同时,仍维持着高于行业平均的选拔标准。

二、考试科目与考核体系

考核模块20202023
公共课(英语/政治)国家统考国家统考
专业课(易学基础)《周易》研读+象数应用增加易学文献数字化处理模块
复试(综合面试)传统学术问答增设跨学科应用案例分析

考核体系改革体现两大导向:一是强化数字人文能力,要求考生掌握甲骨文数据库检索、易学软件操作等技能;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研究,面试环节增设“现代管理中的易学思维应用”等场景模拟题。这与武汉大学2022年新增“易学与企业战略”选考科目、浙江大学开设“算法与卦爻逻辑”选修课形成呼应。

三、复试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

年份国家线(哲学)山大校线单科线(英语)
202034536055
202134536560
202235537065
202335537565

山大易学专业分数线始终高于国家线20-30分,英语单科要求尤为突出。对比北京大学哲学系2023年英语线60分、复旦大学国学专业英语线65分,山大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已进入国内顶尖梯队。这与其全英文文献研读培养模式密切相关,据培养方案显示,研究生需完成至少3门国际课程认证学分。

四、培养模式与特色方向

  • 本硕博贯通培养:设立“尼山学堂”专项计划,优秀本科生可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 交叉学科方向:2023年新增“易学与认知科学”“易医融合研究”双导师制项目
  • 国际化培养:与法国高等研究院联合开设“易经诠释学”双语课程
  • 实践创新要求:毕业需完成“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创业计划或发明专利

这种培养体系与厦门大学“闽台文化与易学”现场教学、同济大学“建筑风水与环境设计”工作坊形成差异化竞争。特别是其“古籍修复+算法开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在人文学科中具有开创性。

五、导师团队与科研资源

研究方向代表学者承担项目
易学哲学林忠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易古注疏证》
易医融合李守力中医药管理局专项《五运六气理论数字化建模》
易学与人工智能张文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卦爻系统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导师团队中既有传统经学大家,也有跨学科领军人物。实验室配备甲骨文三维扫描仪、古籍智能标点系统等设备,与台湾中央大学共建“海峡两岸易学数据库”,资源体量居全国前列。相较于四川大学侧重敦煌易学文献、华东师大专注出土易类材料,山大的技术驱动型科研特色更为鲜明。

六、就业去向与职业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
  • 高等教育领域(45%):高校哲学院、国学研究院任教
  • 文化科研机构(25%):社科院、文物保护单位从事专项研究
  • 企事业单位(25%):文化传播公司、咨询机构担任策划顾问
  • 自主创业(5%):创办易学文化新媒体平台或传统技艺工坊

典型就业案例显示,2022届硕士张某某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参与管理哲学课程开发;2021届博士李某某主持国家图书馆“易学经典数字化”重大项目。这种“学术+产业”双向通道,区别于吉林大学等侧重考古文物单位的单一出口模式。

七、报考竞争力要素分析

核心要素权重建议提升策略
学术积累40%发表会议论文/参与导师课题
跨学科背景30%修读计算机/统计学双学位课程
实践能力20%完成文化遗产保护类社会实践
英语水平10%通过CATTI口译证书考试

对比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易学”方向要求数理基础、中山大学“岭南易学”侧重地方文献,山大更注重方法论创新能力。建议考生针对性强化“易学符号学”“计算人文”等前沿课程学习,参考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创意”竞赛获奖作品提升实践展示能力。

八、学科发展前景预判

随着国家“文化自信”战略推进,易学研究正经历三大转型:从文献整理转向理论建构,从单一学科转向交叉融合,从学术研究转向应用创新。山东大学通过建设“易学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平台、牵头制定《周易数字资源建设规范》等举措,已占据学科制高点。未来可能拓展“易学+区块链技术”“易学+心理治疗”等前沿方向,与浙江大学“脑科学与卦爻认知”、武汉大学“管理决策与易理模型”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对于志于报考者,建议构建“经典研读-技术工具-现实问题”三位一体的知识架构。可参照山大暑期学校的《帛书周易释读》《六爻预测算法编程》等课程,提前接触学科前沿。同时关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学术活动,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易学现代价值的认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656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