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兴宁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兴宁市职技校)

兴宁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兴宁职技校”)是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3年,历经多次整合与扩建,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核心基地。学校以“厚德强技”为校训,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开设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六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27项,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鲜明特色。

一、学校基础概况与核心指标

类别 数据详情
创办时间 1983年(前身为兴宁县农业技术中学)
校园面积 12.8万平方米(含新校区6.3万平方米)
在校生规模 4327人(2023年秋季学期)
教职工总数 2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
实训设备总值 8600万元(含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省级基地)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维度 传统专业(如会计事务) 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省级重点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
课程更新频率 每3年系统性修订 每学年动态调整 每学期融入行业标准
实训课时占比 45% 65% 70%
企业参与度 阶段性项目指导 全程联合开发课程 订单班深度合作

三、师资结构与培养机制差异

类型 学历结构 技能证书持有率 企业实践经历
专任教师 硕士及以上42%,本科56% 89%(含高级工及以上证书) 年均45天企业实践
兼职教师 - 100%(行业技师/工程师) 实时参与生产项目
骨干教师 博士2人,硕士68% 100%(含注册会计师等资格) 累计超2000小时企业研修

在产教融合方面,兴宁职技校构建了“三级递进”合作模式:初级阶段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中级阶段共建实训基地,高级阶段推行“厂中校”“校中厂”实体化运作。例如,与广汽集团合作建立“智造工匠学院”,实现教学车间与生产线无缝衔接;与深圳讯方技术共建ICT实训中心,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覆盖5G通信、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覆盖率达72%,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3.5%。

四、学生发展路径与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直接就业方向 高职高考升学方向 自主创业方向
人数占比 62% 31% 7%
典型企业 比亚迪、TCL、京东物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本地电商、现代农业合作社
平均起薪 4200元/月(顶岗实习期) - 初期投入≤10万元/项目

学校通过“三阶能力递进”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竞争力: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与专业认知,二年级开展专项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三年级实施岗位实战与创新创业孵化。2023年数据显示,学生获“1+X”证书覆盖率达85%,其中工业互联网安全运维、智能网联汽车检测等证书通过率超90%。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兴宁职技校近五年共斩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赛项实现梅州市金牌零的突破。

五、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贡献

服务项目 年度培训人次 技术攻关成果 扶贫协作覆盖范围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1800+(含电商直播专题) 研发丝苗米种植智能管理系统 对口帮扶5个贫困村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 3200+(工业机器人操作专项) 协助3家企业通过ISO认证 辐射粤东地区12个乡镇
社区教育服务 2500+(老年智能技术普及) 开发客家文化数字资源库 建立4个乡村振兴教学点

作为兴宁市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校联合17家规模以上企业、3所本科院校组建“政校行企”协同发展联盟,近三年完成技术改造方案12项,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超千万元。在乡村振兴领域,通过“专业+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86名,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45%。2022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标志着社会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26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0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