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乐亭职校”)是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3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区域职业教育核心基地。学校秉承“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了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主的四大专业群,形成“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基”的多元化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实训体系建设,累计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对口升学率达85%,在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显著竞争力。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乐亭职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36人,教职工28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62%。学校设有现代农业技术、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事务等12个主干专业,其中省级骨干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校内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孵化园等6大实训园区,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3个,形成“教室+车间+工作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1983年 |
占地面积 | 150亩 |
在校生规模 | 4236人 |
教职工总数 | 289人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2% |
省级骨干专业数 | 3个 |
校企合作单位 | 45家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扣区域产业链需求,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方向模块”课程体系。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例,课程设置覆盖植物生理、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等12门核心课程,并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发《设施农业技术》《智能农机操作》等企业定制课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则引入德国“双元制”模式,采用“理论周+实践周”交替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电工证、CAD机械设计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 |
---|---|---|
现代农业技术 | 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植物病虫害防治 | 农艺工、无人机植保 |
机电技术应用 | 液压与气动、PLC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 | 电工证、CAD机械设计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搭建、云计算基础、网络安全维护 | 网络工程师、华为认证 |
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京津唐地区3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例如,与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智能制造订单班”,企业提供价值200万元的实训设备,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期间月薪可达4500元;与唐山曹妃甸港口集团共建“港口物流实训基地”,实现“课堂-码头-船舶”实景教学。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京津冀区域就业占比超90%,岗位覆盖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领域。
年份 | 毕业生总数 | 就业率 | 本地就业占比 |
---|---|---|---|
2021年 | 1024人 | 97.3% | 65% |
2022年 | 1152人 | 98.1% | 68% |
2023年 | 1208人 | 97.8% | 66% |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青苗培育”计划,组建由省级学科带头人、企业技术骨干、高校教授构成的教学团队。例如,现代农业专业组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担任特聘导师,每学期开展田间课堂指导;机电专业组引入首钢工程师参与课程开发。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其中《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入选国家规划教材目录。教学方法上推行项目式教学,如会计专业通过模拟企业财务核算实战项目,使学生账务处理准确率提升至92%。
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
学校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社会服务项目23项,覆盖5000人次。例如,为乐亭县樱桃种植户定制《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培训课程,帮助农户降低损耗率15%;与县人社局合作开展“电商直播专项培训”,孵化农村主播120人。此外,学校承接唐山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赛点工作,连续三年承办园林技术、数控加工等赛项,赛事服务水平获市教育局通报表彰。
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乐亭职校已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融入创新链”的办学格局。未来,学校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引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进一步拓展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