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恩施职高学校(恩施职业高中)

恩施职业高中(简称恩施职高)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职业教育的核心院校,承担着培养区域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学校始建于1983年,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体,融职业技能培训、升学教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格局。作为武陵山片区职业教育的标杆,恩施职高以“立足恩施、辐射鄂西、对接产业”为定位,开设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等12个重点专业,其中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等专业被列为省级示范性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达40%,成为连接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恩施职高前身为恩施县农业中学,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恩施市职业高级中学,201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320人,教职工315人。办学过程中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转型”为核心目标,构建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时间范围关键事件
初创期1983-2000年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扩张期2001-2015年新增信息技术、机械加工专业,获批省级重点职高
提质期2016年至今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创建“楚怡”职教名校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密对接恩施州“硒食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当前重点建设专业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硒产业研究院合作开发《富硒农产品检测》课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引入“土家摆手舞”非遗文化模块,形成“专业+产业+文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Python编程、网络安全防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现代服务类电子商务直播电商运营、物流管理拼多多恩施服务中心
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CAD建模、工业机器人操作湖北立诚精密制造公司

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学校累计选派126名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022年数据显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较2018年提升21个百分点。教学改革方面,推行“岗位导向式”教学模式,将恩施玉露茶制作、硒产品包装设计等真实项目纳入课程考核。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典型成果
理论教学岗15850.2%开发《硒食品加工技术》校本教材
实践指导岗9730.8%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奖
企业兼职岗6019.0%联合开发4项实用新型专利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去向呈现“升学就业双轨并行”特征,选择技能高考的学生占比从2020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45%。学校与恩施硒谷科技园共建“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同时开辟“3+2”中高职衔接通道,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指标类型2021届2022届2023届
就业率93.2%95.6%96.8%
对口就业率78.5%83.2%86.4%
升学率31.5%39.2%45.0%

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牵头组建恩施州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吸纳42家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建成硒产业公共实训中心,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与恩施大峡谷景区合作开展“景校双向赋能”项目,既为景区输送导游人才,又为学生提供实景教学场所。

合作模式参与主体年度成果
引企入校恩施华芯科技公司共建半导体封装实训室
订单培养硒谷产业园管委会年定向输送技术员80人
技术服务恩施市农业农村局完成茶叶种植技术培训12期

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恩施职高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招生难、育人浅、就业低”的行业痛点。其“硒产业专业群”建设经验为武陵山片区职教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样本,而“非遗技艺传承+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探索,更彰显了文化传承与技术技能培养的双重价值。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所山区职校正在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恩施答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41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5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