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乌鲁木齐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乌市第一职技校)

乌鲁木齐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乌市第一职技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5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为核心,覆盖第二、三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拥有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年均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5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该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的特色育人体系,尤其在物流管理、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领域,与新疆本土龙头企业深度联动,形成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岗”的培养闭环。学校同时承担着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攻关等公共服务职能,年培训量突破8000人次,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基地。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乌鲁木齐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乌鲁木齐市第三职业高中,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秉持“服务产业、引领职教”的办学宗旨,围绕新疆“八大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交通运输、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专业群。截至2023年,已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主校区位于米东区新华路,另设汽修实训基地和物流产业学院两个分校区。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85-2001年 初创期:以基础职业教育为主 培养初级技能人才3000余人
2002-2015年 扩张期:升格中专并启动示范校建设 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6年至今 提质期:推进产教融合与国际化 与中亚国家开展技能人才联合培养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物流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3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模块”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5%。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维护》《智能仓储管理》等12门岗课融通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合作企业
交通运输类 汽车构造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 汽车维修工(高级) 广汇汽车、比亚迪新疆基地
信息技术类 物联网技术应用、网络安全基础 计算机操作员(四级) 华为技术、新疆软件园
现代服务类 物流成本管理、客户服务实务 物流师(中级) 京东物流、中国邮政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累计培养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技能大师3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等32个专项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1.2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航空模拟舱等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代表成果
正高级教师 18 7.3% 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
双师型教师 192 78%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45门
企业兼职教师 66 26.8% 承担顶岗实习指导

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就业+升学”双通道机制,近三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率达92.7%,对口就业率81.4%,主要分布在制造业(35%)、交通运输业(28%)、信息技术服务业(17%)。升学方面,通过对口单招、高职统考等途径,年均向新疆大学、昌吉学院等高校输送优质生源300余人。社会服务层面,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6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金额逾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指标类型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毕业生就业率 96.8% 97.5% 98.2%
对口就业率 79.3% 82.1% 85.6%
升学人数 286 312 345

国际合作与区域贡献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姊妹校关系,联合开展物流管理、工程机械操作等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累计输出国际技能人才120余名。在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方面,通过“民族服饰制作”“双语导游”等特色专业建设,年培养少数民族技术骨干200余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职教方案。

面向“十四五”发展,乌鲁木齐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正着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发“智慧职教”一体化平台,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通过深化“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力争到2025年建成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示范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98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17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