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成都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双流职校)

成都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成都双流职校”)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以“建德筑能”为校训,聚焦建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构建了“建设类”特色专业体系。现有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4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学校与百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65%,形成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办学特色,被誉为西南地区建设类技能人才的“摇篮”。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双流县建筑工程职业中学,2006年更名为现名并迁至新校区。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20年入选“四川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学校坚持“立足双流、服务成都、辐射西部”的办学定位,围绕“建设+”专业集群,形成中高职衔接、职普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58-2005初创至转型阶段从单一建筑专业拓展至土木水利大类
2006-2012示范校建设期建成国家级建筑实训基地,开发12门精品课程
2013-2023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增智能制造、数字媒体等6个新兴专业,校企合作企业增至156家

专业布局与教学资源

学校构建了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为核心,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的专业群。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工程造价、建筑装饰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校内建有BIM技术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馆等23个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技能证书通过率
建设类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中国五冶、成都建工92%
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西门子(成都)、京东方88%
信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华为(西南)、腾讯云85%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工作站”双轨培养机制,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教师团队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奖项9项。推行“岗位导向+项目载体”教学模式,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智能建造技术》等活页式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实时对接。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典型成果
正高级职称289.3%主持省级课题4项
双师型教师22876%获行业资格证书127项
企业兼职教师6521.7%参与开发校本教材18本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学校与成都空港新城管委会共建“临空产业学院”,与通威太阳能、京东西南物流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2300余人次。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省级奖项97项。毕业生除直接就业外,可通过“3+3”中高职衔接项目升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升学率较五年前提升20个百分点。

  • 校企合作模式:引企入校(如中建西部建设实训中心)、订单培养(通威“光伏班”)、现代学徒制(与西门子合作)
  • 社会服务成效: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承接退役军人技能培训项目,开发《乡村建筑工匠》培训标准
  • 国际化探索:与德国IB国际教育集团共建“双元制”试点班,选派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修

学生发展与社会效益

学校建立“德育银行”评价体系,将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纳入学分管理。近三年学生获发明专利7项,创业项目“装配式农房快建系统”获省级双创大赛金奖。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次,为乡村振兴输送技术骨干800余名,其“校-企-村”三位一体帮扶模式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作为西部地区建设类中职教育标杆,成都双流职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育人,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其“专业集群化、教学项目化、成长多元化”的办学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持续推动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09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