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榕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榕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榕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榕江职校”)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育人体系,形成“校企合作+民族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榕江县农业大县基础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技术、民族工艺美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其中民族刺绣竹编工艺专业被列为省级非遗技艺传承基地。近年来,通过“订单班+实训基地”模式,与广东东莞、浙江义乌等地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成为县域技能型人才供给的核心平台。

在办学定位上,榕江职校聚焦“服务本地、辐射周边”,通过“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双轨制,既承担中职学历教育任务,又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机维修、电商运营等短期培训。数据显示,2022年学校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4000人次,其中80%学员来自本县乡镇,显著提升农村人口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联合贵州大学、黔东南职院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引入博士工作站指导茶叶种植、食用菌培育等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近年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成民族工艺实训楼智慧农业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战中心,设备总值突破3000万元。其中,民族工艺实训楼配备数字化绣花机、3D雕刻设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学生作品多次在省级非遗展会获奖。然而,相较于发达地区职校,其在高端设备数量实训场景多样性上仍存在差距,例如数控机械专业因设备不足,部分课程需与企业交替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通过“引进+培养”模式优化结构,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较2018年提升20个百分点。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仅为28%,低于全省中职学校平均水平(35%)。为此,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聘请省级工艺大师驻校指导,同时选派骨干教师赴杭州、苏州等地进修,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跨境电商等新兴专业教学能力。

办学核心数据对比分析

指标类别榕江职校(2023)贵州县域职校平均东部对标学校(浙江诸暨职校)
在校生规模2800人1950人4500人
专业对口就业率89%78%94%
企业订单班覆盖率62%45%85%
非遗技艺相关专业数3个1.2个0个
生均实训设备值1.2万元0.8万元3.5万元

专业建设成效对比

专业名称省级示范专业县级重点产业匹配度毕业生起薪(元/月)
民族工艺美术侗绣产业链(95%)4500
现代农业技术茶叶、蔬菜种植(85%)3800
电子商务-农产品上行(75%)4200
汽车运用与维修-县域物流(60%)3500

社会服务能力对比

服务类型榕江职校(2023)西部同类学校均值东部标杆学校(上海闵行职校)
年培训人次4300人3100人1.2万人次
技术扶贫项目数8项5项15项
非遗工坊带动农户230户80户-
企业联合研发成果4项专利2项12项

从数据对比可见,榕江职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县域产业适配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设备投入规模新兴技术专业深度上仍需追赶。例如,其民族工艺美术专业通过“大师工作室+家庭作坊”模式,带动周边乡镇230户农户人均年增收2.4万元,形成“技能培训—生产销售—文旅融合”闭环,这一经验被写入《贵州省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案例集》。然而,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专业因师资和设备限制,尚未形成规模化输出能力。

未来,学校需在三方面突破:一是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升级工业互联网实训室,支撑“侗乡智造”产业升级;二是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职教集团联盟合作,探索“1.5+1.5”分段式培养(1.5年本地学习+1.5年企业实践);三是将非遗专业链向文创IP开发延伸,通过直播电商、数字藏品等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唯有实现“传统技艺现代化”与“新兴产业本土化”双向发力,方能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职教龙头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20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4886s